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有了“脑眼手脚”能真正为人类做事的智能体,会场里“秀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新能源汽车中批量“上车”的多模态大模型……正在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上,数字科技链展区的中国数字科技企业集中展示了它们“链”接全球,推动前沿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成果。
过去,传统供应链中存在无法追溯异常环节、数据延时、“信息孤岛”等诸多难题,而联想在链博会现场展示的iChain供应链智能体,已经在计划、采购、制造、物流、质量管理等环节都实现了信息打通,并能调动“脑眼手脚”辅助人类执行工作。
今年2月,联想集团与沙特Alat埃耐特合作,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破土动工建设新的制造基地,目前一座厂房的主体钢结构已顺利完工。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高级总监樊星透露,这座在沙漠中建起的基地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预计年产数百万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服务器。作为一家全球化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集团在全球有超过30多个自营或合作的制造基地,2000多家供应商,连接、管理着一张高度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我们八成生产制造在国内、七成营收来自海外,真正实现了植根中国、链接海外。”樊星表示。
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他不但对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共生共荣的重要意义感同身受,同时也深信,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只是会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做出调整,这也更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深化合作,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变化、新挑战。
坐在驾驶座上,车辆就能识别出你当下的心情和疲劳状态;车外有救护车驶来,系统立刻识别出了车辆类型并提醒你让出通道;儿童在车上有危险动作,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时,车辆就能立刻识别出并发出告警……有了大模型的帮助,人们的驾车体验正越来越智能。
链博会现场,绝影智能带来了其为智能座舱研制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今年1月,基于该大模型能力所开发的行业首个原生流式多模态座舱产品已在国内知名汽车品牌的车型中实现量产上车,量产功能已包括前车识别、交通标志识别、沿途风光识别、车内物品识别、车内乘员识别、主动迎宾。
绝影智能此次展出的智能座舱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所搭载的算力是国际厂商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平台。在英伟达展区,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多名国产机器人“明星”,包括银河通用G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加速进化的T1以及智平方的Alpha Bot2,还有趴在角落里准备表演舞狮节目的枢途科技机器狗。
据了解,本届链博会有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占比超65%,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