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胡若晗)7月11日,北京大学“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新研讨会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围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发布原创性成果如下: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解读,明确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段要求、实施建议、组织保障”七方面内容,提供行动规划与纲领指南。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联合体”,以“通识、通智、通用”为核心育人理念,构建涵盖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区域协同、产业对接和高端培养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立心之约》微课十讲”,20余位专家组成教学团队,浓缩凝练北大人工智能本硕博课程体系30余门核心课程,推出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公开视频课程,面向中小学生发出“立心”邀约。课程自2023年首播即突破千万观看量,次年入选教育部“名师教AI”专栏。2025年,这门备受瞩目的视频课程以图书形式出版。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联合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以《立心之约》为根基源泉,对标教育部指南与北京市地方课程纲要,构建覆盖中小学全学段、全面培养“认知、技能、思维、价值观”四维素养的完整通识课程体系。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智能学院联合发布“通育”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依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和人工智能课程要求,为学生、教师提供适配性强、科学性高的教学工具,实现师生双端赋能。
原标题:北京大学“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创新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