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民宿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力量。面对产业高速发展催生的人才需求,泰山区紧扣人才核心要素,广纳贤才、优化生态,构筑产才融合发展新优势,推动“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变。
在人才招引方面,泰山区创新采用“项目+招引”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引资与引智同频共振,达成“一个项目聚集一批人才,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局面。以岱麓云栖民宿项目为依托,当地围绕“两山一河”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布局民宿产业,构建南北相映、联动发展的高品质旅游民宿体系;项目实行平台化运营,串联“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招揽民宿经营者、广告人、地产设计师、旅游达人、电商主播等各类人才200余人,目前已有26家、420间民宿纳入平台,形成民宿人才集聚高地。
泰山区民宿依托泰山文旅产业促进会成立民宿分会,泰山区常态化举行行业合作交流活动,促进经验交流与协作深化。同时,建立500余人的民宿专业人才库,联合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培训与调研,建立民宿旅游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承办全省旅游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为100余名业务骨干提升从行业者专业素养,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根基。
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泰山区着力构建“机制+保障”体系,以党建引领人才服务与行业交流,形成“党建强、人才聚、产业兴”的良好生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专家机制,实行党员包保民宿企业,高效解决人才实际诉求。泰前街道打造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成立民宿党建联盟,健全“1+X+N”组织体系,“1”即街道民宿联盟党委,“X”即民宿企业党支部,“N”即民宿企业党员业主,筑牢组织保障。整合民宿21家,带动近200人就业,年营收超3000万元,10余名民宿品牌运营能手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
泰山区出台《泰山区旅游民宿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对新建或改建、新评定等级、升规纳统的旅游民宿,给予资金奖励扶持;将民宿人才纳入乡土人才队伍,返乡人才民宿项目优先享受人才创业和产业扶持资助;指导乡村民宿评星定级,及时兑付奖补资金。近年来,泰山区已累计拨付资金210万元,有效调动民宿主积极性。
在推动产才融合上,泰山区坚持“产业+人才”双轮驱动,激发人才活力,坚持“产业地图”与“人才地图”同步绘制,引导民宿人才精准定位、差异化经营,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同时,引进文旅策划、农业技术、健康管理、工匠艺人等跨领域专业人才,配套建设游客中心、非遗工坊、文创集市等设施,推动民宿向复合型体验空间转型。今年,泰山区沿环山路打造的白马里街区汇集多元业态,为乡村创业人才搭建广阔舞台,成为青年潮流文化、创新创业聚集地。
截至目前,泰山区已拥有国家乙级旅游民宿2家、旅游等级民宿9家,创建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处、培育单位1处,旅游住宿设施水平、接待能力居全市首位。泰山区将持续强化人才引擎作用,推动民宿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陈旭妍、毛艺梦)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