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广州报道
7月17日,距离残特奥会开幕还有144天,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
南方财经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昵称是“小海豚”,目前队伍招募组建已经完成,共录取4.5万名志愿者,其中1.5万名将服务残特奥会。针对残特奥会的特殊性,志愿服务把助残能力作为重点,以便更精准地把握残障人士需求。
随着残特奥会提前赛已陆续开展,1417名“小海豚”赛会志愿者已提前上岗。残特奥会自行车(公路/场地)项目赛会志愿者、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学院2024级学生邓思钰在赛事期间的服务岗位是行政接待岗,像“活地图”一样为来宾引导路线。她在接受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志愿者们学习了各类礼仪、应急、无障碍沟通、辅助器具使用等知识,从志愿“小白”变成服务能手,为赛事提供精确、高效的服务。
“尽管志愿团队遇到过暴雨大风天气的考验,但大家都坚守岗位,把服务做到位。”残特奥会聋人足球项目赛会志愿者、佛山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3级学生马国津在赛事中担任技术官员助力志愿者,他表示:“运动员在赛场上挑战极限,志愿者在赛场下做好每一件小事、实现自我成长,这种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是志愿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发布会上,残特奥会广东省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团省委副书记王浩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赛会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是一体推进的。去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全省98所高校启动赛会志愿者招募,在20余天时间内,15.67万名大学生踊跃完成报名,其中9.67万人同时报名服务两项赛事,最终录取的赛会志愿者数为4.5万名,其中1.5万将服务残特奥会。
在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方面,广东赛区联合港澳赛区共同征集发布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其中,志愿服务徽标以爱心为原型,延续会徽木棉红、紫荆紫、莲花绿三色礼花绽放视觉风格,形成活力四射的同心礼花,寓意志愿者伸出友爱之手,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大湾区志愿服务协同发展。志愿者昵称是“小海豚”,灵感来自粤港澳特有的中华白海豚,寓意志愿者如海洋精灵般亲切友善、团结奋进。志愿服务口号是“为你,更精彩”,“你”指代见证、参与、支持赛会的每一个人,诠释志愿者付诸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动,展现体育的魅力和奋进的精神。
在志愿者培训方面,王浩介绍,针对残特奥会的特殊性,把志愿助残能力建设作为重点。首先是帮助志愿者更好地认识残特奥会、更好地理解残障人士需求。比如让志愿者佩戴眼罩完成“盲道通行”,或体验“无障碍坡道通行”“轮椅使用”,让志愿者换位思考,更精准地把握残障人士需求。其次,注重提升助残服务的专业技能,部分老师具备深厚助残服务经验,专门讲授助残服务课程。各赛区还结合赛事实际开展了助残志愿服务的强化训练,包括无障碍设施使用、轮椅辅助、视障引导、手语沟通、心智障碍服务等技能。此外,广州赛区推出《助残志愿者手语服务通识教学片》,将残障人士交通抵达、住宿餐饮、场馆观赛等场景进行分解教学;深圳赛区专门针对4000名残特奥会志愿者,开展体系化的助残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