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我市“打硬仗 求突破 决战决胜‘十四五’
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举行
7月16日,咸阳市“打硬仗 求突破 决战决胜‘十四五’迈出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举行。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分别介绍各自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咸阳市商务局
近年来,市商务局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提振消费和外贸拓展两场硬仗,促进商贸流通转型升级,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全力跑出商务工作“加速度”,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是2020年的1.7倍,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8%,位居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123.6亿元,总额连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延续稳中向好态势,1—6月,全市限上单位消费品网报零售额同比增长12.3%,位居全省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53.01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全市现有大中型商业市场主体500多个,限上商贸企业1527户,呈现出“以主城区为核心、各县市多点开花”的空间布局。聚力打造消费品以旧换新“咸阳模式”,创新汽车、家电等5大领域“一站式”服务,累计撬动消费超32亿元。紧扣“享美好生活”“向新提质增效”等主题,年均举办消费促进活动100余场次、投放消费券3000万元以上。
电子商务跨越发展。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10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累计争取扶持资金1.9亿元。全市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98.24%,电商企业1419家。大力拓展直播带货和线上展销业态,高规格开展系列电商促销活动,全市网络零售额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对外贸易格局重塑。深入实施外贸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出口,全市有外贸进出口业绩的企业132家,外贸进出口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12%。我市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与8个国家13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加快推进海外仓建设,创新“特色产业+跨境电商”模式,武功成功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咸阳市国资委
“十四五”以来,市国资委紧扣全市“十四五”规划目标,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坚持“夯基垒台 瘦身健体”工作思路,积极作为、勇挑重担,咸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额1498.39亿元,所有者权益455.99亿元,较“十三五”末均增长32.58%。2021-2024年市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51亿元,上缴税费31.5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2.76亿元,研发经费投入18.45亿元。
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着眼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和国资国企新使命新要求,监管架构更加科学,2021-2022年,将分属不同市级部门管理的75户企业股权及资产,统一纳入新组建的市城发集团、产投集团、农投集团3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14户重要子企业,形成了“3+14”的国资监管新架构,实现了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对照《权力责任清单》厘清了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21类23项权责事项,对照《授权放权清单》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授权放权9项,同时制定印发了配套制度文件13份,做到了“管好”与“放活”并重,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国企改革激发新的发展动能。围绕解决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以两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通过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整合重组稳步推进,成功组建了咸阳市供热集团、医疗健康集团、城市物业管理集团、如意电子集团,集中资源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断优化。
服务大局彰显国资国企担当。牢树大局意识,引导企业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引导企业围绕全市“16+8+3”产业链布局,“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228.88亿元,2024年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相较“十三五”末增长43.23%。2021年以来,市国资委累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70件,“12315平台”交办1545项事项全部办结,彰显了国资国企的使命担当。
咸阳市市场监管局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为主线,着力抓好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有力有效。压实“两个责任”,全市5500名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6873家,发现整改问题11390个。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511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09起,货值30.61万元,行政处罚126.82万元,销毁不合格酒水饮料等商品20.7吨,货值970万余元。
“两品一械”监管力度加大。持续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对全市180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实施等级评定。开展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对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小型医疗机构药械安全开展专项检查,责令整改84家。加强网络销售监管,处置违法违规线索5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161批次,合格率97.4%;完成化妆品监督抽检12批次,合格率100%。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织密织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开展质量监督抽查50批次,责令改正22家,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6辆,调查处置非法改装案件5起;化肥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抽检化肥产品53批次,立案查处不合格产品案件12起,查封过期化肥15.11吨;电线电缆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抽检电线电缆21批次,监督整改问题10项,立案调查不合格产品案件1起;农村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抽查157批次,监督整改问题54个;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责令整改4家;非法生产销售燃具聚火防风装置、燃气器具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整改问题6个。
特种设备安全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特种设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电梯安全隐患排查、燃气管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有效化解安全风险。为15年以上老旧电梯进行免费“体检”,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加装智能阻止系统电梯11828台。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梁高强/文编辑:豆雅博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上一篇:镇江丹阳一塑件企业发生火灾
下一篇:市政府召开第81次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