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本报讯(记者 谢佳航 实习记者 刘桂林)昨天上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传来阵阵童声笑语——潞源街道“副中心有我·红领巾成长营”将考古课堂搬进了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辖区内的30位小学生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分辨土层、还原陶器,透过一捧泥土聆听千年运河的低语。这场名为“探寻运河文化,传承历史记忆”的主题研学,也正式拉开了2025年红领巾成长营社会实践的序幕。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解决辖区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实现服务辖区居民“精准化”,潞源街道“副中心有我·红领巾成长营”近日正式开营。这是该街道自2022年起连续第四年开展暑期青少年活动,相较于往年,今年新增了面向新就业群体的定向托管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目前已探索形成了以假期托管为主、主题研学和职业体验为辅的“带娃”新路径。
“今年的暑期成长营为期五周,主要招收有看护难题家庭的小学1年级至6年级学生,托管时间从早9点到下午5点半,共服务少年儿童约530人次。”潞源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钟晓玲介绍道。
阅读经典书籍、开展科学小实验、感受剪纸、漆扇等多项非遗技艺精髓和魅力……潞源街道精心设计服务课程,涵盖“思想引导、科技创新、文体健康、美育提升、生活技能、星光自护、社会实践”七大主题,旨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托管班不仅为我们解决了暑假看娃难的困境,更让孩子们在业余时间见识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家长周女士说。
暑期青少年服务是潞源街道年度重点实事项目之一,也是该街道“副中心 同心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的重要建设内容。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多元化需求,在现有托管机制的基础上,开展以“主题研学+职业体验”为主的暑期延伸服务项目,通过“小小外交官”“小记者成长计划”“小小农人”“模拟法庭”“小小消防员”等职业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培养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未来;通过“运河文化之旅”“木韵传承”“湿地保护”“自然探索”“岐黄探秘”等主题研学活动感受文化与自然的魅力,唤醒青少年的好奇心与终身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