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突围与增量破局:天弘固收+产品如何锚定经济转型红利?
创始人
2025-07-17 18:20:47
0

(来源:天弘基金)

当中国经济的发展齿轮悄然切换轨迹,投资逻辑也正经历着深刻的重塑。天弘基金混合资产部基金经理张寓在分享中指出,过去二十余年依赖地产与基建拉动的增长模式已渐入尾声,一个 “稳为基、新为变” 的新常态正逐步清晰。

传统产业不再是冲动扩张的赛场,而成为经济大盘的稳定内核,在 “反内卷” 的温和调整中寻求供需再平衡;新兴产业则如破土新芽,以新生产力、产品创新与高端出海之势,孕育着未来的增长动能。

这场经济模式的转型,既带来挑战,更暗藏机遇。基金经理将围绕其在管产品的投资逻辑,拆解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密码,揭示如何在新旧交替中把握固收+产品的投资机会。

过去20多年,从1998年房改到2021年,中国经济像是在 “踩油门” 和 “踩刹车” 之间反复切换:经济不好就拉投资、扩产能,过热了就收紧,结果常常陷入 “产能过剩 — 需求不足 — 再刺激” 的循环。但这几年,大家明显感觉到,“拉投资” 的声音越来越远了。

这不是偶然。当人均住房面积、人口结构等基本面发生变化,地产和基建拉动的旧模式已经 “跑不动” 了。现在我们正进入一种新常态:传统产业是 “稳为基”,像经济的压舱石,核心是稳住大盘;新兴产业是 “新为变”,包括新生产力、出海等,它们是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就像两个同心圆,内圈是稳定的传统产业,外圈是生长的新兴力量,共同构成经济的新生态。投资如观潮,旧浪渐缓时,Hehson已在酝酿。

现在大家常说 “内卷”,其实这是经济模式切换期的必然现象。过去蛋糕在变大,努力就能分到更多;现在蛋糕增速放缓,甚至局部缩小,大家再怎么拼,分到的也可能更少——这不是谁的错,而是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

但 “内卷” 不是终点。我们看到的通缩压力、利润率下降,本质是供需失衡的暂时状态。这时候,“反内卷” 成了关键。但它和过去的供给侧改革不一样:过去是 “猛药去疴”,通过去产能强刺激;现在更像 “固本培元”,不搞大起大落,而是控制新增供给,让需求慢慢消化存量。比如限制低于成本价销售、保障供应商账款,这些 “温和手段” 能让传统产业在稳中有进中实现供需再平衡。

对投资来说,这意味着传统产业不会再有 “爆发式增长”,但会进入 “稳盈利 + 高分红” 的新阶段。像房地产、钢铁、传统消费这些行业,十几亿人的大市场足以支撑稳定循环,只要价格每年回升2%-3%,就能贡献扎实的GDP增长——这正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稳住下限,才能打开上限,这些产业会成为市场的 “定海神针”。

如果说传统产业是 “基本盘”,新兴产业就是 “增长极”。我把它们概括为 “新为变”:不是简单的 “新事物”,而是能带来质的突破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

第一个是产业升级。从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到创新药、高端半导体,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我们已经看到不少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假以时日,完全有机会站上世界之巅。回顾海外市场,美国前20大市值公司从工业到消费品再到科技的变迁,告诉我们:抓住未来的产业,就是抓住未来的财富。

第二个是产品创新。消费领域的机会,从来不在 “存量争夺”,而在 “供给创造需求”。这两年,国产动漫潮玩、商超调改、新渠道放量,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产品够好、体验够新,消费者就愿意买单。就像今年的新消费股票,但凡在体验上多下一点功夫,就能收获可观的涨幅。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这是消费企业的破局之道。

第三个是出海。这和传统出口截然不同:过去是 “低价走量”,现在是 “高端突围”。从汽车、家电到机械、文化潮玩,中国产品正在靠品质和品牌赚更高的利润——国内利润率5%-10%的产品,到了海外可能达到20%以上。当然,出海要看全球经济脸色,三四季度的库存周期值得关注,但长远看,这是企业突破国内存量瓶颈的必然选择,出海不是 “走出去”,而是 “强起来”。

不过要提醒大家,新兴产业波动大,追高容易受伤。我的建议是:在产业有进展但热度不高时布局,在回调中寻找机会 ——耐心是投资者的美德,尤其对高成长赛道而言。

基于这些判断,我们的投资策略可以总结为 “双轮驱动”:用传统产业的 “稳” 打底,用新兴产业的 “新” 增效,通过组合配置对冲波动。

具体来说,我们不会把宝押在某个单一方向上,而是像搭积木一样,把传统产业的稳健资产和新兴产业的成长资产组合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资金从新兴板块流向传统板块时,组合能平滑波动,给投资者更稳定的体验。同时,我们不追短期热点,更倾向于在产业逻辑清晰、估值合理时布局,比如新兴产业回调时、传统产业盈利企稳时。投资不是比谁跑得最快,而是比谁走得更远。

最后,想聊聊我们的天弘增强回报(A类:007128C类:007129)。这款产品正是基于上述逻辑运作:既布局传统产业中具备分红能力的优质资产,争取为组合托底;也关注新兴产业里有长期潜力的成长股,力求为收益添彩。我们相信,在经济 “稳新共生” 的新常态下,这种平衡策略能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到时代的红利机会。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基金根据侧袋机制指引及相关配套规则的要求,于2021年调整过基金投资策略,具体请阅公司官网披露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天弘增强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历任基金经理:肖志刚(离职)(2019年05月29日~2019年08月24日)、姜晓丽(2019年05月29日~至今)、张寓(2020年07月17日~至今)、彭玮(2021年09月11日~2024年08月22日)。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环球财经】华侨银行携手新加坡... 新华财经新加坡7月17日电(记者刘春涛)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17日宣布,与新加坡国立大学(NU...
15国师生重庆体验中医疗法:期... 中新社重庆7月17日电 (记者 钟旖)“在真正体验拔罐前,我是紧张的。没想到紧绷的肌肉很快得到了放松...
经典歌剧焕新声 (来源:劳动午报)转自:劳动午报 近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拉开第六轮演出的帷幕。...
永葆初心本色 书写水务事业发展... (来源:市场星报) 星报讯 7月9日上午,肥东县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夏辉以《清风拂碧水 规矩立...
王府井集团工会为职工筑牢“心”... (来源:劳动午报)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 (记者 张瞳 通讯员 马虹) 近日,王府井集团工会借助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