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17日电(记者 杨溢仁)7月以来,债市不改震荡盘整行情,收益率整体上探。而关于“债牛”能否延续的探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不少持乐观态度的机构认为,债市收益率中枢的下行趋势暂难扭转,市场估值虽高,可只要政策基调不变,那么大方向依旧会利多债市表现。
债市表现依旧可期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不改小幅波动走势。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BP至1.66%附近。
尽管受权益市场走强、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净缴款增加、税期走款、同业存单到期量增多等扰动因素的影响,近期债市利率震荡上探,总体表现偏弱,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业内专家对后市演绎并不悲观,毕竟就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来看,债市仍处“顺风”环境中。
“首先,就出口表现来看,虽然受‘抢出口’驱动及企业竞争力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出口数据好于预期(6月出口同比增长达5.8%),可该水平的增长不可持续,‘抢出口’后续动能大概率将有所减弱。”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再就货币政策而言,我们认为宽松空间犹存,预计利率和准备金率近期保持基本稳定,但调整还没有到位。名义利率在过去几个季度已经大幅下降,可当前真实利率仍然偏高,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部分缓解存款利率下行空间的约束。”
“央行的态度不可预测,但央行的态度可以由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一系列衍生出来的行为进行预判。”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及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王登峰亦表示,“站在当下,央行的态度是宽松的,对市场是呵护的,于流动性投放是持续的。毕竟,地缘政治起伏多变,面对全球不稳定的大环境,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然选择。此外,今年‘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经济基本面,也决定了货币宽松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关注组合投资策略
由此,聚焦债市布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一策略带来的超额回报越来越有限。因此,我们更强调‘多策略’的组合方式。”贝莱德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刘鑫表示,“实际上,传统的久期策略在利率环境变化不大的阶段很难获得超额收益。因此,我们会结合交易策略、结构性策略,一、二级市场套利,甚至利用衍生品进行套息,以构建多层次的收益来源。这些策略的共同点,在于其并不依赖于绝对利率水平,而是关注Alpha的获取——比如信用利差、期限结构、市场非有效定价等。通过这种方式,投资机构可以在低利率甚至无趋势的市场中创造稳健的超额收益。总之,多策略、组合性、机构化管理,是我们未来投资布局的核心方向,也是当前环境下更具韧性的投资方式。”
“当前我们仍处于低利率环境,适合构建‘股债双牛’的配置结构。”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亦表示,“尤其就债券市场来看,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提前反映了约3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就配置角度分析,只要持有期限足够长,利率债仍具备稳定回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股票波动。具体到券种的选择上,信用债方面,目前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偏贵,建议保持中性配置;如果仅追求票息,更建议通过利率债加股票的组合去模拟信用债风险敞口,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性价比。统筹来看,我们更建议各机构的组合以股票为核心配置,利率债作为‘稳定器’,对信用债保持中性。”
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