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预估2025年将接待中国游客500万人次。
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迈入“免签时代”。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4月16日,双方签署中马(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7月17日,中马(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正式生效。
实际上,自2023年12月起,中国和马来西亚就开始试行互免签证,实施期间效果良好,2024年中国赴马来西亚的游客人次较2023年翻了一倍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马互免签证这一互惠措施,不仅将有效促进马来西亚旅游业的发展,更将对双边经贸合作及各领域对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既便利了两国民众的往来,也为深化多领域合作创造了更为有利条件。
中马互游
根据协定,两国公民以休闲旅游等为目的,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30日,且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可免办签证。
马来西亚旅游、文化和艺术部在今年表示,2024年入境观光的中国游客达到372.59万人次,比2023年增加超过一倍,同比增长130.9%,中国成为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外最大游客来源国。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泰康日前表示,今年前5个月,马来西亚已经迎来180万人次中国游客。
这一增速与马来西亚制定的目标相吻合。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表示,2025年预计中国访客人数将增至500万,争取2026年达到700万人次。中国作为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其游客数量的增长对实现马来西亚游客增长计划至关重要。
为了达成游客快速增长的目标,马来西亚和中国的航空公司、机场正在商谈增加直飞航班计划,增加连接中国各城市的直飞航班数量,尤其是针对中国二三线城市到马来西亚的航班,同时,也将充分利用新马泰热门旅游路线,吸引中国游客停留马来西亚,并增加其停留时长。
马来西亚华人比例高,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用普通话交流通常并无障碍,尤其是在吉隆坡、槟城、马六甲等大城市,华人比例更高,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交流也不是难事。
在互免签证的背景下,马来西亚人也十分热衷于赴华旅游。尤其是有越来越多曾游览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马来西亚游客纷纷计划再游中国,并将目光投向其他地区的深度游和特色游。
例如在春节期间,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刚刚落地的中国游客对“南洋风情”和“热浪沙滩”饱含期待,而马来西亚游客正“全副武装”启程前往中国,对体验冬日风光的憧憬,冬季到中国体验与马来西亚截然不同的气候与景致,让马来西亚游客十分好奇。
东南亚旅游市场
中国和新加坡已在2024年2月实现签证互免,根据新加坡旅游局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是最大的客源市场,游客达到83.1万人次,同比增长6%。
新加坡旅游市场已较为成熟,已很难像马来西亚那样实现大比例的增长。不过新加坡也在另辟蹊径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新加坡。如新加坡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营商环境,举办多场高人气的演唱会与大型商务会展来吸引游客再游狮城。
与此同时,泰国作为中国游客赴东南亚旅游的传统目的地,今年的市场发展却不太理想。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日前公布了泰国上半年的旅游统计数据,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赴泰旅游的外国游客累计达1668.5万人次,同比减少4.66%,创收也同比减少2.31%。
泰国旅行社协会估计,今年中国赴泰游客可能仅有500万人次,其中大部分为商务目的而非休闲旅游,真正的团体游客可能只有100万人次左右,只占到访人数的20%。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7月8日发布报告称,旅游业对泰国经济的驱动作用开始减弱。开泰研究中心认为,政府相关部门与旅游业经营商有必要迅速恢复游客信心,这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营商通力合作,来进一步改善游客在整个旅程中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