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通讯员 吴多勇
今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聚焦基层法治建设痛点难点,以规范行政行为、防范行政案件风险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乡镇合法性审查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规范覆盖转变,为基层治理筑牢法治根基。
机制创新:分层审查全覆盖
会昌县在制定统一规范的审查流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分层分类审查机制,确保审查工作全流程规范有序。
分级审核精准施策。该县推出“两级三审”制度,按涉法事项的性质进行分层把关。对一般性事项,直接由乡镇党政办初审、乡镇法律顾问复审后,将审查结果交乡镇司法所备案。对金额大、疑难复杂事项,启用“1+2+N”审查模式,通过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等方式开展审查。对争议大、影响广的难点事项,由乡(镇)审查机构提交司法局帮扶小组成员,组织专班人员、法律专业人士集体会审,确保审查不缺位。
结果运用刚性约束。会昌县对出具的实质性审查意见实行“应采尽采”,由乡镇司法所督促起草部门及时反馈采纳情况,意见分歧较大的,由乡镇政府领导牵头协商,推动审查意见落地见效。
专业赋能 质效双升强根基
会昌县坚持以专业赋能为核心,通过“内外联动、学评结合”不断提升审查质量,推动乡镇合法性审查从“有”向“优”转变。
专业力量下沉一线。会昌县进一步配优配强专业帮扶力量,充实司法局联系帮扶小组,构建“1个中心+3个片区”协作审查模式,实行“线上实时指导+线下每两月实地帮扶”机制,实打实解决乡镇审查问题。
队伍建设双向发力。会昌县鼓励乡镇干部报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法,培育本土法治人才;由县司法局牵头,每年组织1次市级以上专家培训,每季度发布指导案例,推动审查队伍专业化。
评查机制查漏补缺。会昌县建立“自查+互查”机制,通过乡镇常态化开展内部自查、县司法局统筹组织跨乡镇交叉互查两种方式,重点审查制定主体权限是否合规、程序履行是否完备、文书制作是否规范等关键维度,深挖普遍性症结与特定个案问题,坚持共性问题集中治理,个性问题精准施策,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决策水平与审查质量双提升。
制度固本 闭环监管促长效
会昌县通过制度创新夯实审查根基,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审查工作更加有规可依。
加强乡镇法律顾问管理。会昌县推动乡镇加快形成法律顾问“准入——履职——考核——退出”闭环机制,细化法律顾问绩效考核清单,将审查参与度、意见采纳率纳入考核,促进法律顾问履职尽责。
实施备案评估动态监管。会昌县乡镇每季度报送发文目录及审查情况,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需15日内备案,县司法局20日内完成审查。对实施满一定期限的文件和决策,按规定开展后评估,及时清理不合规内容。
如今,会昌县乡镇合法性审查已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从“形式审查”迈向“实质把关”,成为基层依法行政的“安全阀”和群众权益的“保护网”。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深化审查机制创新,为乡镇法治建设注入更强动力,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