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饮料半杯冰?!福州王女士:算偷工减料吗?
创始人
2025-07-17 15:33:21
0

福州王女士惊讶地发现一杯饮料竟然只有半杯冰!这让她不禁质疑是否算偷工减料。半杯冰的现象着实令人意外,在炎炎夏日,本应是满满一杯冰与饮料相伴,给人带来清凉畅快的享受。然而如今却只有半杯冰,这让王女士感觉饮料的“冰含量”大打折扣。她疑惑不解,这样的做法是否是商家为了节省成本而采取的措施,还是只是一种偶然的情况。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饮料中冰量的关注与思考。


7月酷暑,冰饮成为降温神器。不过,福州不少消费者发现,到手的部分饮品“一杯饮料半杯冰”,要么感觉不够喝,要么感觉越喝越淡。不少人认为,这是饮品店想借此降成本。

问题来了!目前,市场上各大茶饮品牌对于冰量是否有统一标准?在冰块的应用上又有哪些新的做法呢? 

消费者:一杯饮料半杯冰

“只花2.9元就买到一杯冰咖,感觉挺好的。就是还没两口就没了,感觉很不满足。”7月16日上午,市民郑女士坐在北大路一家饮品店里,面前放着一个咖啡空杯。

这份冰咖饮品里充斥着大量冰块

打开盖子,可以清晰看到,杯子近半容量装的是冰块。郑女士说,这款冰咖杯子容量是450毫升,粗略估算,杯中的冰块“体积应该有两百毫升”。

实际上,郑女士有想过不要冰块,只是点单页面提示,“为保证风味口感,不支持去冰/少冰”。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消费者都表示“经历过”。

市民王女士说,她在一个茶饮品牌的小程序上下单,确认其饮品有多种冰量选项,自己选择了“少少冰”,“但到手一看,商家还是大量添加冰块。快乐到手少一半”。在她看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偷工减料。

不同品牌冰量标准不统一

商家到底是怎么设置冰块数量的呢?记者在苏万宝商圈、东街口商圈的多家饮品店展开调查。

在一家星巴克门店,店员告诉记者,“可以选择加冰、少冰或者去冰。如果要加冰,‘正常冰’的冰量大概是距离杯口三指宽,‘少冰’则是约两指宽冰量”。

在一家霸王茶姬门店,店员表示,“有的产品能选标准冰或者少冰,不能去冰;有的产品则是可以去冰的。以原叶鲜奶茶大杯为例,‘标准冰’就是茶汤牛奶出完统一加到600毫升刻度,‘去冰’的话会加到650毫升,然后把冰去掉”。

一番走访下来,记者发现各品牌饮品含冰量标准不一,有的低至10%以下,有的则高达30%以上。不少品牌甚至无法提供“少冰”或“去冰”选项,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

不过,商家也有自己的观点。多个茶饮品牌门店经理表示,不同的冰量对应不同的饮品,每一个产品的冰量和糖度都有测试好的奶量和茶汤量,所以他们不能自主进行去冰操作。

“之前有顾客建议,将奶茶冻成冰块,这样化了之后还是奶茶。其实这也做不到,因为不同消费者对甜度、奶的类型要求不同,制作起冰块也有难度。”东街口一家茶饮品牌门店的林店长说。

建议统一加冰标准避免纠纷

早在2023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就曾联合发文,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然而,由于倡议不具有强制性,且饮品加冰也着实难有一个统一操作标准,所以,该问题至今难以解决。

对此,福建中美律师事务所林律师说,商家如果没有在商品页面上明确标注不能去冰或少冰,那么就应该按照消费者的备注要求来制作饮品。

同时,建议茶饮品牌能够按统一的标准添加冰量,或者在产品详情页里放一张标准冰、去冰、少冰的示意图。

消费者如果发现所购买的饮品存在冰量过多等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留存证据,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清晰记录饮品的实际状态,包括冰量、饮品剩余量等关键信息,这些证据将成为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保留好购买饮品的小票或订单记录,上面包含了购买时间、地点、饮品名称及价格等重要信息,向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维权。

(记者 江海 文/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多家银行覆盖积分、出行及跨境场...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暑期消费旺季热度持续攀升,银行端优惠活动也在不断扩容升级。...
以色列多位高官宣布辞职 以色列执政联盟成员、宗教政党沙斯党于16日宣布退出现政府后,当地时间17日,多名沙斯党籍部长向总理内...
北京警方公布典型案例:手机NF... 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在几厘米的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手机NFC功能的用途...
大学新年晚会主持词 大学新年晚... 大学新晚会主持词大学元旦晚会主持词a:各位同学,大家好!爆竹声声辞旧岁,凯歌阵阵迎新春。在这辞旧迎新...
圣诞节英语主持词 圣诞节英语主... 圣诞节英语主持词a,b:good evening, dear ladies and gentl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