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信访办主任、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主任 盖博华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年。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强调,要高水平编制上海市“十五五”发展规划,更好问计于民,使规划制定过程成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为将“开门编规划”落在实处,今年5月起,上海市“十五五”规划“百家访谈、万家调研”公众参与活动全面启动。作为“万家调研”系列活动之一,“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如火如荼推进。线上,“十五五”规划建议征集专窗在“随申办”、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开通;线下,一系列“面对面”的市民圆桌会相继举行。至今,线上征集专窗已收到建议1000余条,精心组织市民圆桌会46场,1300余名市民代表参与,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更广泛、更一线、更深入的视角。
■ 广开言路,畅通面向人人的民意直通车。我们充分依托“1+16+X”征集网络,市、区、基层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全面参与,深入社区、深入校园、深入楼宇,倾听真知灼见。市民圆桌会既有开放式的征集,不划范围、不限主题,只要是群众期盼的、关心的都可以提;也有专题式的征集,由规划编制部门“出题”,请市民群众“支招”,围绕“一江一河”、为老服务、生态环境、法治政府等主题献计献策。
■ 畅所欲言,搭建共商共议的市民圆桌会。参加活动的市民群众来自不同年龄、各行各业,既有银发族,也有Z世代;既有职场白领,也有外卖小哥;既有本地居民、新上海人,也有外地、外籍朋友;既有企业代表,也有社会组织。他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出发,既有宏观视野,也有微观体验;既谈科技赋能,也论市井烟火,为规划编制注入了新的思考。虽然视角不同、维度各异,但对“城市更美、生活更好”的真情实感,是相同的。
■ 汲取民智,汇聚规划编制的强大动力源。市民群众是城市建设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对于人民城市什么样、怎么建,感受最深、体验最真,也最有发言权。每一条建议的背后,都是城市主人翁的智慧结晶,也都是规划编制者的责任担当。市民圆桌会上,规划编制部门到场聆听、认真记录、即时互动,会后逐一梳理研究群众建议,努力推动民智民慧转化为规划编制的实施路径。正如一位负责同志在活动现场回应时说的:“老百姓关心什么,我们就重点谋划什么,老百姓期盼什么,我们就重点推进什么。”
今天,恰逢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五周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更加丰富、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开门问计”深入人心,一大批“金点子”转化落实见效。当前,做好“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就是我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助力城市建设发展最有力的实际行动。
城市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的蓝图,而要融入日常生活,让每个人切身感受到美好变化。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热爱上海的市民朋友,参与到“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中来。您的建议,是规划工作的智慧源泉;您的愿景,是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由全体市民共同擘画的、更加美好的未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