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杭州
暑期的到来,水上乐园、漂流、游泳等水上项目成为大人、小孩避暑游玩的首选。然而,在这些亲水活动中,一种名为“红眼病”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也悄然进入高发期。
“眼睛又红又痒,像是虫子在爬,一天到晚眼睛分泌物擦也擦不干净”“早上醒来,眼皮像是被粘住了,要使劲才能睁开”……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接诊了不少的红眼病患者,有的是孩子自己,也有的是一家几口,他们大部分到过泳池、水上乐园、漂流、海边、河滩这类地方游玩。
稿源供图眼科副主任李坚表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眼病”,是一种男女老少都可能患的眼病。因为具备传染性,红眼病容易就在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爆发流行。每年夏季,尤其是暑期,往往是红眼病的高发期,得“红眼病”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家人均被传染的情况。
前不久,杭州的小学生乐乐(化名)和家人为了避暑,一同前往漂流胜地游玩。乐乐从踏进水池的那刻起,就像是到了“快乐老家”,玩到不愿离开。结果回家后第二天,乐乐就成了“兔子眼”,两只眼睛睁不开,痒到挠个不停。好在,妈妈意识到了情况不大对,赶紧带着他来了市一医院眼科。
经过医生诊断,乐乐被确诊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好在问题不大,乐乐只要回家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和家人保持距离,很快就会好起来了。医生推测,乐乐很有可能是因为接触了不洁水源才导致了红眼病。
问
玩水怎么会得“红眼病”?
李坚说到,游泳、水上乐园、漂流等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项目,但同时也是细菌和病毒容易传播的地方。尤其到了夏季,水中容易滋生病菌,泳池里的水如果消毒不彻底,就会让细菌和病毒有机会存活下来;假如有人患上感染性结膜炎后下水,那么病菌就可能污染了水体。
而且,夏天玩水的人也多,大家都泡在同一池水里,如果有一个人生病,病菌很容易在水中传播开来,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加上很多孩子玩水时喜欢用手揉眼睛,或者水进到眼睛里,这样病菌更容易趁机进入眼睛,引发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红眼病患者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发病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眼红,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畏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不过,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一定程度可靠自身免疫痊愈。但仍建议及早就医,一是为了明确诊断,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以缓解眼部症状、减少后遗症。如果身边有结膜炎患者,应尽量保持距离,并且避免直接接触其眼部分泌物。
问
玩水时如何避免红眼病呢?
选择合格的游泳场所
游泳前要查看游泳池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水质是否清澈透明,是否有消毒设备和记录。避免在未经消毒或水质不良的水域游泳。
佩戴保护装备
在玩水时佩戴游泳眼镜、耳塞、鼻夹等保护装备,不要用手揉眼或用不干净的毛巾擦眼睛。
不要戴隐形眼镜下水
隐形眼镜与水中的细菌病毒接触后,极易感染,导致各种眼部疾病。近视的人群可以选择带有度数的游泳镜或者戴框架眼镜。
游泳后及时清洁
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流动水清洁身体,冲洗泳镜、泳帽,去除残留的池水。可以预防性地滴一两滴抗细菌或抗病毒眼药水。
最后,李坚再次提醒大家,眼部如出现持续不舒服的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不当操作耽误病情。
供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