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小幅增长,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夏粮实现“三增长”,蔬菜生产稳步推进,猪、牛、羊、禽出栏实现较快增长。都市农业发展持续向好,设施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小幅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7.9亿元,同比增长2.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业产值“三升一降”。在夏粮和蔬菜产量提升的带动下,农业种植业产值为47亿元,增长3.9%;林业生产受平原生态林及矿山修复移交生态林养护资金调减影响,产值为23.6亿元,下降12.4%,降幅较大。牧业在猪、牛、羊、禽出栏量均实现较快增长的影响下,产值为20.9亿元,增长11.8%,拉动总产值增长2.3个百分点。淡水养殖和海水捕捞产品产量均较快增长,渔业产值为3.3亿元,增长38.4%。
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夏粮实现“三增长”,播种面积47.1万亩,同比增长10.1%;总产量17.9万吨,增长11.5%;单位面积产量380.4公斤/亩,增长1.3%。全市蔬菜生产稳步推进,蔬菜[1]播种面积27.3万亩,增长4.3%,产量67.4万吨,增长7.4%。在菌棒更新、密集种植的带动下,全市食用菌产量为3.7万吨,增长10.6%。二季度末,生猪存栏29.0万头,增长19.1%;上半年累计出栏13.0万头,增长22.4%。其他主要畜牧产品如牛、羊、家禽养殖规模均有所增长。
都市农业发展平稳有序。全市设施农业播种面积为20.6万亩,同比下降1.2%;设施产值为32.9亿元,增长2.4%。分品种来看,蔬菜生产规模下降是设施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蔬菜播种面积15.2万亩,下降1.2%。食用菌、花卉苗木、园林水果是带动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共实现产值4.8亿元,增加0.9亿元,上拉全市设施产值2.9个百分点。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1123万人次,增长4.7%,为2019年同期的73.8%,是疫情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实现收入16.8亿元,下降1.0%,降幅较1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较2019年增长3.0%。
注:
[1]本报告蔬菜数据包含食用菌数据。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