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晚报)
转自:今晚报
【#副热带高压提前一个月抵达京津冀#】为何进入7月后的天气如此炎热?天津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尉英华接受@津云新闻 采访时深入分析了原因,她表示,引发此次持续高温的根源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稳定维持。在它们控制下,气流下沉产生显著的增温效应,造就了这轮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高温天气。尉英华介绍,每年北方地区在盛夏总会有一段闷热的时期,一般是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的前后,因此期间华北地区已经进入雨季,空中的水汽能够及时转化成雨滴降落,往往潮湿闷热。而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偏北偏强,提早了这一天气现象。副热带高压,一般是指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在夏季,因为强度高,其范围几乎可占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1/4;在冬季,强度和范围都会减小。随着季节流转,副热带高压会在夏季出现明显的向北跳跃阶段:常年第一次北跳发生在6月中下旬,此时副热带高压移动到华南沿海,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其北侧的降雨带,就是通常所说的“梅雨”。而第二次北跳通常发生在7月上旬到中旬初,此时副热带高压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梅雨结束,转为被副热带高压直接控制下的晴热高温天气(也称作伏旱);而北侧的夏季风雨带也相应北进到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并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推进到华北东北一带,也是当地集中的雨季,这一时期华北会因为夏季风的到来,出现湿度显著上升的闷热天气。尉英华介绍表示,今年夏天,副热带高压极端异常偏北,在6月底中心就已经移动到黄海南部一带——这是往年7月下旬的情形。京津冀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影响下,让市民提前感受到了往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相似的闷热潮湿。#四川重庆已经热红了#(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吴宏 ;视频: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