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海拔 7546 米的巅峰之上,一位福州屏东中学的女教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越自我的勇气,成功登顶!她的身影,如同一颗闪耀的星辰,在高山之巅绽放光芒。这位女教师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力量,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生活中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她的登顶之旅,不仅是对自身极限的突破,更是对学生们的激励与鼓舞。她让我们看到,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攀登到人生的巅峰。
太牛了!7月13日8时30分,福州屏东中学体育组27岁女教师林佳成功登顶慕士塔格峰,在海拔7546米的峰顶留下“屏东印记”,按照相关规定,体育总局将向她颁发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等级证书。“这对攀登者来说既是纪念也是认可”16日傍晚,林佳通过电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林佳老师(中)与其他登山爱好者们合影
慕士塔格峰(简称慕峰)海拔7546米,位于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交界处,地处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慕峰山体浑圆,状似馒头,常年积雪,冰川广布,被誉为“冰川之父”,是登山爱好者的终极挑战之一。
作为“耐力型”山峰,登山爱好者在登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高海拔缺氧导致的严重高原反应,以及营地之间冰裂缝可能危及生命。它被业界称为“8000米攀登的摸底考试”。
林佳在慕士塔格峰自拍
01
2024年元旦期间,林佳做了简单攻略去爬黄山,被景色吸引了,然后就疯狂喜欢上户外运动“后面受朋友的影响,接触到雪山”,林佳向记者谈起与雪山的缘分,那时四姑娘山大峰特别火,“人生第一座雪山”概念,被炒得很热于是它便成了林佳攀登的第一座雪山,
去年2月15日至17日,林佳利用寒假去爬了四川的四姑娘山大峰,因没有经验以及高原反应等各种原因,登山失败。但她还是被自然景观和这种极限挑战的感觉深深吸引,“雪山真的很圣洁,我一下子就疯狂地喜欢上了”。
林佳与队友们在慕士塔格峰
随后的一年里,林佳利用假期,基本每隔两个月攀登一次雪山,从徒步型到技术型(利用绳索、上升器等),海拔也在不断增加,去年国庆去青海爬完6000米雪山后,她就想着去爬7000米雪山,挑战一下自己。
“经过了解,国内商业化比较成熟、比较安全有保障的要属慕士塔格峰。”她介绍道。
慕士塔格峰风景
今年2月底,林佳找到四川成都信仰探险团队,提交了申请,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林佳告诉记者,需要提供登顶证明书证明爬过5000米、6000米的雪山,才允许爬7000米的雪山。
因为工作的原因,林佳没有时间去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她就给自己制定爬山、爬楼梯的训练计划。
“爬楼梯就是爬30楼,爬10组,然后跑5公里或10公里,还有就是参加越野跑比赛,把体能先练上来。”林佳说。
02
“我的很多装备,都是朋友支持的”7月1日,林佳在新疆喀什市与队友汇合。
7月3日到达慕峰大本营(4350米),开始登山前准备。
林佳的登山证
慕峰攀登需要经历两次适应性拉练,一次是5200米、一次是5500米。这期间因高原反应等原因,林佳生病了,撤到塔县,没能参加第二次拉练。所幸,她两天就好了,没有影响攀登计划。
因天气原因,团队比原定计划提早3天,于7月10日正式向山顶发起挑战。
从10日至12日,他们经历了三大段跨越式的海拔提升,其间随着海拔高度不断上升,林佳和队友的体能不断消耗,失眠、高原反应不断加重,冰裂缝、滑坠等风险因素也无处不在。
7月13日凌晨2时,仅休息2个小时后,林佳和队友在向导带领下从6900米发起最后的“冲顶”。
“我们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前行。真的很冷,我的连体衣虽有帽子但脸却露出来,睫毛都结冰了,手指头由寒冷到麻木,再到失去知觉。人像昏睡一样,极寒、缺氧、疲惫、缺睡眠,走到后面已经开始有点幻听了,觉得随时都会倒下,身体有点不受控制!”林佳说。
凭着顽强的意志信念,从星辰走到日出,7月13日8时30分,他们终于登顶海拔7546米。
“在我登顶之前,我设想自己会不会激动到哭,可真到登顶那一刻,我只想赶紧拍完照赶紧下山,真的又冷又累。”林佳说,此行她爬瘦3公斤,当天他们就下到山脚,第二天就到了喀什,并办了庆功宴。
“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向导‘大东’‘小虎’,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林佳说。
目前,林佳仍在当地跟着团队去攀岩学技术,“就想好好利用假期把体能和技术都练上去,为爬珠峰做准备”。
(记者 关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