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个市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为何聚焦一部话剧
创始人
2025-07-17 09:20:58
0

据《衢州日报》消息,7月14日,衢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衢州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高质量打磨推出话剧《寻找杜立特》,努力在建设新时代文化名市上取得新成效,以文化为牵引促进各领域交流和全方位合作。

此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也曾“剧透”这部话剧。

6月24日,国新办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和平在回答澎湃新闻提出的“关于今年有哪些文艺精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时透露,将创作推出一批影视剧、戏剧、音乐、舞蹈和美术作品。在舞台艺术方面,胡和平特别提到了创排话剧《寻找杜立特》。

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是二战中著名的“杜立特突袭行动”美军飞行员的迫降地。在这里,中国军民曾以血与火的代价,创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迹。

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定空袭日本本土。1942年4月18日,16架美军B-25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东京、大阪、神户、横须贺等日本城市。这次突袭由美国空军中校杜立特策划,被称为“杜立特突袭行动”。

轰炸结束后,一架飞机因燃油消耗过快飞往苏联,其余15架沿日本南部海岸线向西南飞往衢州机场。由于夜间天气恶劣,机组无法分辨方位,在燃油耗尽的情况下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弃机跳伞或迫降。

其中,5号机组、3号机组在衢州江山市境内跳伞,当地军民自发救援,用人力将飞行员从山上转移到安全地带。最终,80名美军飞行员中有64人获救,其中51人集中在衢州汪村的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后转移到重庆、桂林等地。

被中国百姓救助的部分美国飞行员集中在原空军航空第13总站(现衢州汪村)门口合影

“杜立特行动”的飞行员及其后人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付出,他们成立了“杜立特轰炸机队协会”和“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杜立特行动队员的后代们多次来衢州探访“寻亲”,并邀请救助过美军飞行员的中国百姓赴美参加纪念活动。

2015年9月,时任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主席的美军飞行员大卫·撒切尔之子杰夫·撒切尔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到访衢州。回国后,他给原衢州市外事和侨务办公室写信,提出建立杜立特行动永久纪念馆的设想,以传承中美友谊,促进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他的建议与衢州文史研究者的想法不谋而合。2018年10月25日,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开馆,通过展板、实物、视频、模型等全景式反映杜立特突袭行动这一史实。

“浙江衢州有一个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来到这里,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专门讲到了这段中国军民在抗战时期奋勇救助美国飞行员、获救美国军人后代回访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的故事。

多年来,衢州坚持用好杜立特行动大救援历史资源,通过保护历史遗存、深化历史研究、加强人文交流等形式,积极推进中美民间友好交流。今年4月17日至18日,在“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3周年之际,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衢州市博物馆、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主办,以“让历史照亮未来”为主题的“我们衢州见(See You in Quzhou)”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活动举行。中美民间人士再次相会衢州,共同纪念这段历史。

据“衢州发布”微信公众号介绍,话剧《寻找杜立特》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携手中国煤矿文工团共同打造,其以中国军民携手营救杜立特飞行中队美军飞行员的故事为主线,以当代历史爱好者们在时光的碎片中寻找真相、挖掘历史的过程为平行线,展现了中国人最为朴实的善良情感、热爱和平的文明特性。通过“寻找杜立特”这一核心事件,让历史与现实相互照应,展现追寻幸福、呼唤和平的中国形象。

目前,《寻找杜立特》创排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剧本修改,将于8月初进行剧本围读,并在衢州建组开展全剧排练,计划10月初首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方数科:两大模型应用入选北京... (来源:银柿财经) 随着农业细分领域知识大模型建设的推进,未来农知大模型将...
欧盟提议联合借款为4000亿欧... 转自:财联社【欧盟提议联合借款为4000亿欧元危机工具融资】财联社7月17日电,欧盟委员会提议通过联...
中金公司(03908):“23... 中金公司(03908)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
首份上市银行中报预喜,净利同比...   来源:财经众议院  7月17日,首份上市银行2025年中期快报出炉。不出市场所料,抢跑的是业绩增...
去台老兵泪洒故土:我会永远记得... 中新社河南平顶山7月17日电 题:去台老兵泪洒故土:我会永远记得,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中新社记者 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