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也能种菜?湛江团队自主研发年轻人最爱的“海洋零食”
创始人
2025-07-17 09:05:48
0

转自:湛江发布

在土壤种菜、在沙漠种菜、在盐碱地种菜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你听过到海里种菜吗?

在广东海洋大学就有一支这样的科研团队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海里种菜

跟着发布君一起来看看~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 受访者供图

海洋的“绿色宝藏”

兼具食用与生态价值

走进广东海洋大学霞山校区的实验室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并排的

大型水产养殖箱

箱里放着一排排苗板

塑料箱插槽式培养的苗板。 

苗板上依稀可见淡绿色的附着物——

这是正在培育的礁膜孢子囊

苗板上附着着

礁膜孢子囊。

礁膜,也被称为绿紫菜,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是一种高营养、高经济价值的经济藻类,与江蓠、马尾藻和拟鸡毛菜等被科学家亲切称为“海洋蔬菜”。

礁膜外观看起来与紫菜无异,但吃起来口感要更好。 受访者供图硬江蓠(左手)与缢江蓠(右手)的形态不同。拟鸡毛菜。 受访者供图

这些经济海藻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如碘、钙、铁)、维生素(B12、C)以及抗氧化物质,且热量低,适合作为健康饮食的补充。此外,海洋蔬菜的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陆地蔬菜,这类纤维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消化功能,还能延缓糖分吸收,辅助调节血糖。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海洋蓝碳是实现

“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

而海藻则是目前地球上

碳汇功能最强、最快速的固碳方式

被列为海洋碳移出的重要技术

像礁膜、江蓠、马尾藻这种大型海藻,其吸收氮磷(降低富营养化、防止病害、赤潮发生)、光合固碳(碳汇、防止温室效应、海洋酸化)、改善生境(释放氧气、提供食物、繁殖场所)等生态功能十分显著,是名副其实的海洋“绿色宝藏”。

礁膜海上养殖规模化。 受访者供图

以江蓠为例,硇洲岛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曾选定异枝拟江蓠为海藻场增殖种类,通过制作海藻种苗网片,将扩繁增殖的海藻全部安装在人工藻礁礁体上,一起投入指定海域,建设形成海藻场,合计增殖海藻226.87万株。

育苗技术革新

打造国内绿紫菜种质“基因银行”

湛江拥有2.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024千米海岸线

以及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

依托湛江丰富的大型海藻资源,自2005年起,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谢恩义及其团队开始从事大型海藻新种类产业化研究,随后,湛江湾实验室大型海藻团队也相继开展研究目前两个团队已成功培育出4种适合广东海域规模化栽培的经济海藻——礁膜、异枝拟江蓠、硇洲马尾藻和拟鸡毛菜;掌握了其人工采苗、育苗和栽培技术,并开发建立立柱式栽培、全浮筏式栽培及多营养层次混养三种栽培模式。

显微镜下的礁膜孢子囊微观结构

如今,这套成熟的育苗模式正在湛江沿海多点开花:在霞山校区实验室培育礁膜苗板2100片,在硇洲岛采用立柱式培育礁膜苗种110亩;在东南码头培育硇洲岛马尾藻苗帘300张;在硇洲岛大浪村栽培硇洲马尾藻10亩;在徐闻角尾海区栽培拟鸡毛菜和异枝拟江蓠各5亩;在南三岛池塘栽培异枝拟江蓠10亩……

团队成员崔建军副教授介绍说

育苗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依次是种藻的选择与处理

配子采集、合子培育

游孢子采集和海上挂网栽培

育苗流程。 受访者供图

“培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杂藻的防除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团队成员崔建军博士介绍说,尤其到夏天,如果没有及时留意到水质的变化,蓝藻繁殖过多会覆盖在礁膜苗板上,遮挡了阳光,从而影响礁膜的培苗效果。

为此,在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一个月必须进行一次换水,并且定期进行消毒杀菌,以保证水质的干净。

插槽式培苗技术。 

得益于团队首创的

新型苗板和插槽式高效采苗技术

目前广东海洋大学已成为

国内绿紫菜种质资源保存最多的单位

礁膜育苗与栽培技术已获得

湛江市地方标准认证

因地制宜

培育适合南海的耐高温品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

海洋蔬菜在海上的养殖情况

跟随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团队的脚步

发布君来到了位于雷州市乌石镇的

耐高温江蓠海上栽培场地

只见谢恩义与崔建军赤脚走进水里

双手轻轻探入水中

一簇簇随波摇曳的

江蓠就被捧了起来

“你看,这是异枝拟江蓠、缢江蓠,还有硬江蓠......今年的长势都不错。”谢恩义蹲在岸边,顺着他指尖的方向望去,一丛丛江蓠正在水中舒展身姿。这些藻类细长的藻体随着水流缓缓摆动,像极了姑娘们浸湿的发丝。

“你可以感受一下江蓠的触感。”他把一大把江蓠递过来。触手是意料之外的滑腻,带着些微的韧性,像是煮得刚好的海带。新鲜的江蓠散发着淡淡的海腥味,叶尖还挂着几颗不肯掉落的水珠,阳光一照,透出琥珀般的光泽。

“小海藻”撬动大产业

发展前景广阔

礁膜等藻类的育苗可全程室内完成

效率高且育苗栽培不受

台风、高温、鱼害等的影响

据介绍,以礁膜为例,其苗种生产和栽培技术成熟,加工同传统紫菜,可以开发日本等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目前售价400元人民币/Kg干品以上,亩产120kg干品以上,是粤西最具地域优势和最易形成10亿元以上产业化栽培的海藻,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可推动近岸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谢恩义掏出手机,向我们展示广东海洋大学一名毕业学生开的抖音店铺销售数据:“你看,这些海藻小零食很受年轻人欢迎。”2019年开始,广东海洋大学已经在湛江进行礁膜的小规模种植,并在抖音网店开始销售产品,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江蓠用来

酸辣凉拌十分美味。

目前,海洋蔬菜还是比较小众的,要让它们走上百姓餐桌,需要从种质资源保护、规模化到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谢恩义的目光投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继续说道:“发展‘海洋蔬菜’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实践,开辟了向海洋获取食物的新途径,既守护海洋生态,又富裕一方百姓。“

湛江发布编辑部

采写/编辑:邓安祺

校对:刘珺

审核:林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36分考生为保护天下想报军校... 来源: 央视新闻 【#636分考生为保护天下想报军校# ...
港股异动 | 理想汽车-W(0... 理想汽车-W(02015)午后涨超6%,截至发稿,涨4.77%,报118.5港元,成交额22.76亿...
致敬!高温下的一线坚守者 转自:邵阳县发布连日来,高温像无形的熔炉炙烤着大地。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那些坚守一线的身影,令人动容...
197款应用查出388个问题 ... 【#197款应用查出388个问题# 警惕App成“隐私刺客”!】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光韵达涨2.03%,成交额1.... 7月17日,光韵达盘中上涨2.03%,截至13:39,报9.06元/股,成交1.10亿元,换手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