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比牛奶更吸金:小众奶突围之余的挑战与展望
创始人
2025-07-17 09:02:55
0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小众,往往是一群人的宝藏快乐。在奶界,除了走进大众的牛奶,还有很多小众奶,也逐渐走俏,拥有一片稳定的市场。

在品尝之余,我们也将邀约小众奶领头企业,解读其中最具前景的羊奶和水牛奶两大小众奶“双子星”:

  • 它们是如何在牛奶大战中杀出重围的?

  • 目前羊奶、水牛奶还能做出哪些创新?

  • 未来二者需要解决哪些痛点,如何继续拓展人群、场景?

从左至右依次是: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赵晖,皇氏乳业集团副总经理石爱萍,卓牧乳业合伙人兼副总经理陈志鸿,贝因美总经理特别助理周鹏飞

分享嘉宾

【主持嘉宾】

赵晖,中国北区总经理,凯度消费者指数

【讨论嘉宾】

石爱萍,副总经理,皇氏乳业集团

陈志鸿,合伙人兼副总经理,卓牧乳业

周鹏飞,总经理特别助理,贝因美

2025年5月9日,FBIF2025乳品创新分论坛小组讨论《比牛奶更吸金:小众奶突围之余的挑战与展望》,由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赵晖主持,皇氏乳业集团副总经理石爱萍卓牧乳业合伙人兼副总经理陈志鸿贝因美总经理特别助理周鹏飞,共同参与。

赵晖(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北区总经理):我想先带大家做一个小游戏。今天早上的嘉宾Marcy提到,企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增长因素分别是:第一,渗透率是否提升;第二,消费者购物篮是否变大;第三,购物篮的均价是否提升。只要这三个维度持续增长,品类的发展自然是良性的。

我们来看看中国渗透率最高的快消品企业是谁?是伊利。在整个快消品行业中,伊利的家庭渗透率最高——达到90%。也就是说,在中国100个家庭中,有90个家庭会购买伊利的产品。

我们再来看细分类别。以牛奶为例,中国牛奶的户均年消费量约为55升,相较于过去几年略有下降。牛奶的均价大概在每升15元左右。近年来,小众奶逐渐崛起,市场中也出现了很多新品类,比如水牛奶。那大家可以猜一猜:水牛奶的渗透率和售价大概是多少?

目前,水牛奶在中国的渗透率大约为9.5%。它的C端市场售价大约是每升19.7元,户均年消费量大约是4.5升。相较于牛奶90%以上的渗透率,水牛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非常迅速。过去一年,水牛奶的增长率达到17.7%,其中渗透率同比增长高达24%。

这说明,小众奶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我们也邀请了几位在这一领域深耕的企业代表,一起来探讨小众奶的发展趋势。

开场与嘉宾介绍

石爱萍(皇氏乳业集团副总经理):我是来自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石爱萍。皇氏是一家从种植、养殖、生产到销售全链条一体化运作的水牛奶乳品企业,也是上市公司和中国奶业协会D20成员单位。

陈志鸿(卓牧乳业合伙人兼副总经理):补充一下主持人刚才提到的,目前我们的小众奶——羊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品类。全国范围来看,羊奶主要产自陕西,而卓牧则是其中的头部企业。

赵晖:陈总介绍的都是公司和品牌,自己倒是没怎么介绍。那我们继续,请周总发言。

周鹏飞(贝因美总经理特别助理):我在贝因美工作近20年,负责国际供应链和2B业务(ODM、OEM等)。贝因美1992年成立,专注婴幼儿营养。虽受政策影响市场有波动,但2024年公司近两位数增长。为应对变化,开拓ODM、OEM、OBM、品牌授权四大业务模式,通过场景化营销打造爆款。贝因美成立33年保持“零质量事故”纪录。

赵晖:我也好奇贝因美最近在小众奶方面有没有新的尝试?

周鹏飞:我们公司定位为“乳基营养品公司”,核心产品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属专业消费者领域。2023年起拓展产品线,推出羊奶粉系列,含婴幼儿、儿童和中老年羊奶粉。羊奶有膻味挑战,但除膻技术进步使问题逐步解决,消费者接受度提高,羊奶粉上市后市场反馈积极。

周鹏飞,总经理特别助理,贝因美

小众奶的发展趋势、困难与瓶颈

赵晖:接下来我想请三位嘉宾分别谈谈。当前,小众奶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其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饮用人群还不多。因此,请三位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一下,对于小众奶的发展趋势有何认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瓶颈?

(一)水牛奶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石爱萍:当前在整个乳品行业中,受上游供大于求、市场下行和消费力下降的双重压力影响,整体环境处于调整阶段。但对小众奶而言,反而是一个战略性发力、开拓增量市场的机会期。

以水牛奶为例,它与主流的荷斯坦牛奶相比,营养结构更为丰富,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同时,不同体质的人群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小众奶正好可以作为营养补充的差异化选项。特别是水牛奶香浓的口感,在追求健康的同时又希望保持口感的产品中,如咖啡、奶茶、特调饮品中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我们不断贴近消费者、加强与B端的合作,水牛奶可以作为基础原料参与更多产品应用,也可以在2B端开发更多定制化的配料,带来丰富的市场选择。

2.面临困难

石爱萍:目前小众奶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在种源和原料端仍有不足;二是行业监管仍不够规范。比如,虽然现在有一些基因检测手段,但尚未形成行业标准,导致市面上存在水牛奶添加比例不明确的问题,消费者难以明明白白地购买。

我们作为头部企业,也在推动标准建设与行业规范的完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挖掘水牛奶的价值,目标是为消费者带来100%纯正的水牛奶产品,实现“真实消费、明白消费”,也是对市场的尊重。

皇氏水牛100%水牛乳

赵晖:石总刚才这段可以说是“水牛奶广告做得非常好”。从数据上看也确实如此,从我们消费者端连续性购买的监测数据显示,水牛奶品类同比是双位数增长。在当前牛奶整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小众奶尤其是水牛奶确实表现亮眼。

(二)羊奶的增长动力与发展瓶颈

1.增长动力

陈志鸿:从整个行业看,中国乳品市场还是很广阔的。过去两年,行业整体出现了一些下滑的趋势,但羊奶却逆势增长,卓牧每年增长量超于行业增长态势。

其背后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国人中大部分存在乳糖酶缺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羊奶的低乳糖、低致敏特性使其成为更适合国人饮用的奶源。第二,羊奶吸收率高、营养更易被人体利用,因此在儿童和中老年人群中的补钙与营养吸收方面更受欢迎。第三,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为小众奶带来了机会。与20年前相比,如今电商、直播、社区店等新渠道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也拓宽了市场触达的广度。

2.发展瓶颈

陈志鸿:但发展中也存在明显瓶颈:

第一,羊奶的产量远不及牛奶。一头奶牛一年产奶约五吨,而一只奶山羊只有400公斤左右。且羊的养殖规模受限,最佳养殖数约200只,超过后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死亡率上升。

第二,消费者对羊奶口感存在误解,普遍认为膻味重。虽然现在的除膻技术已大幅改善,但这一“心理门槛”仍需时间和市场教育来解决。

第三是成本问题。当前羊乳原料奶收购成本及终端产品定价处于高位,价格因素也成为消费市场拓展的一大瓶颈原因。

3.价格对比与市场教育

赵晖:我们再具体点,我数据库里查了水牛奶的价格、渗透率等数据,羊奶这边没有查到。那羊奶在C端的售价大概是多少?

陈志鸿:从零售价来看,羊奶每升约30元,是牛奶的1.5倍甚至更高。

赵晖:目前牛奶平均综合价大约15元/升,高端奶是20元,基础白奶10元左右。

陈志鸿:是的,羊奶高出不少,主要还是奶源贵。价格是重要瓶颈之一,另一个就是消费认知和教育。牛奶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饮用基础,几乎人人都能接受。而羊奶真正起步是在湖南,从发展至今也就二十来年。

卓牧乳业A2-β酪蛋白纯羊奶

(三)羊奶粉的“产、供、销”视角

赵晖:周总也来聊聊您对小众奶的看法,特别是您熟悉的羊奶粉品类的发展趋势与障碍。

1.产品端(产)

周鹏飞:小众奶“难点”在“小众”,从“产、供、销”维度分享。“产”非狭义生产,从产品本身出发,羊奶优势明显,消费者接受度提升,研发投入和市场氛围使羊奶产品品质变好,如推出羊奶粉营养米糊,适合中老年人。

2.供应端(供)

周鹏飞:以贝因美为例,其黑龙江的牛奶牧场效率高、产量大。羊奶养殖和产量受限,供应链效率与规模不如牛奶,导致羊奶产品价格难与牛奶持平。

3.销售端(销)

周鹏飞:羊奶基婴幼儿配方奶粉线下市占率约19-20%,消费场景以线下为主。单个企业难推动市场教育和销售突破,需行业多方协同。策略是优先布局羊奶接受度高的门店,转化牛奶偏好用户提升渗透率。整体对小众奶前景有信心,工艺优化使原有问题不再是技术壁垒。

赵晖:非常认同。

陈志鸿:补充一下,卓牧聚焦在三岁以上及成人羊奶市场。其实婴幼儿领域发展更早,像佳贝艾特就是代表品牌之一,后来被伊利收购了,市场基础更扎实一些。

小众奶的产品形式与消费者沟通策略

赵晖:三位老板对小众奶的期望值都很高,也都非常看好这个品类。但当我们真正走向市场、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认知是多元的,也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在产品形式上,羊奶、水牛奶在袋装、瓶装、罐装、PET装等方面,与牛奶有哪些差异?而在创新和推广过程中,又该如何说服消费者选择我们的产品?产品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利益点?

以水牛奶为例,数据库显示其价格为19.7元/升,已接近高端牛奶。而羊奶则高达30元/升,是基础白奶(约10元/升)的三倍。在这种价格差异下,如何有效传递产品价值、打动消费者?我们来听听三位企业代表的分享,从周总开始。

(一)羊奶粉的复合营养与精准定位

周鹏飞:以羊奶粉为例,产品围绕“复合营养”定位,非单纯以“羊”为卖点。儿童奶粉是重点细分市场,2016-2018年出生高峰期孩子正处用儿童奶粉阶段,“长高”是家长关注需求,儿童羊奶粉围绕成长发育设计,还加入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营养素,如酵母β-葡聚糖,重新定义产品,实现升级与精准定位,而非用羊奶“卷”牛奶。销售端针对目标人群和门店梳理推广,打造独立于传统牛奶粉赛道的产品体系。

赵晖:那对于消费者来说,卖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鹏飞:我们更关注有特定营养需求的儿童群体,如乳糖不耐或免疫力偏弱的孩子,还会推出针对性更强产品,如含小分子、小蛋白概念的产品,满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需求,实现差异化推广。

(二)羊奶的独特价值与市场区隔

陈志鸿:我完全认同周总的观点,羊奶并不是要去抢牛奶的市场。原因有三点:

第一,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对牛奶乳糖不耐,比如一些小孩喝牛奶会拉肚子、胀气,而羊奶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刚性需求。过去几年,像佳贝艾特这样的品牌能快速增长,正是因为这部分人群需求真实存在并被验证。

第二,从营养角度来看,羊奶的成分与母乳更加接近,更适合中国人体质。

第三,羊奶的奶香更浓郁、体验感更强,消费者试喝后往往会有很直观的感受。

另外,中医认为羊奶属于“温补”类食材,对调养肠胃有很好的效果,这是牛奶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包装形式上,羊奶和牛奶没有太大区别,液态奶可以采用利乐包,奶粉则以PET罐为主。

赵晖:刚才二位的表达非常清晰,羊奶和牛奶的定位有明显差异,比如乳糖不耐和口味的不同。但我们在推广中一定要把这些优势点更明确地传递给消费者。不然像我这样的“半个奶圈人”,第一反应也会误以为你们是来抢牛奶市场的。

卓牧乳业羊奶粉产品

(三)水牛奶的品质坚守与科学传播

石爱萍:从水牛奶角度来说,我们没有刻意去打造某种“噱头”,而是尊重产品本身的价值。

首先,从营养成分来看,水牛奶的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都高于黑白花牛奶(荷斯坦牛奶),它天然就是A2型奶,适合乳糖不耐人群。而且口感上自带甘甜和浓香,是天然优质奶源。其次,水牛奶具有一定的“健康属性”。我们注意到如今无论乳品还是饮料,都越来越强调健康、抗氧化、低热量等关键词。水牛奶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成为研发方向的重要参考。

在科研方面,我们不是依靠企业自己“说好话”,而是寻求第三方权威科研机构的数据支持,通过真实可信的科研结论,帮助消费者理解水牛奶的营养优势。这些内容要通过多样化的平台让消费者能“查得到、看得懂、信得过”。我们始终坚持产品品质,不夸张、不修饰,用真实的营养指标和口碑说话。现在的消费者非常聪明,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有时候甚至反过来提醒我们某些产品成分的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坚守产品本身的品质和服务,是赢得市场的根本。

石爱萍,副总经理,皇氏乳业集团

小众奶的市场推广与人群定位

赵晖:下面这个问题与市场和消费者有关。我来之前专门查了一下数据库,研究了一下水牛奶的消费情况。买水牛奶的消费者,还会购买哪些奶类产品?重叠率最高的,居然是功能奶,第一是功能奶,第二是高端奶,第三是基础白奶。也就是说,水牛奶的消费者,同时也在消费功能奶和高端奶。因此可以看出,不同奶种对应着不同的消费群体。

这里我想从消费者洞察和市场宣传的角度,向大家请教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年轻人,一方面失业的失业、没钱的没钱,消费力似乎在下降;但另一方面,他们对“情绪价值”的认知和需求又特别强。表面上他们在省钱,实际上他们可能会花更多的钱买贵的产品,比如喜茶、霸王茶姬。甚至连上庙里烧香的人,51%是90后,而不是老年人。

老年人的消费观也在变化。以前是“养儿防老”,现在变成了“养老防儿”,他们的理念是“你别来花我的钱”。所以我想请教大家,在你们作为企业进行产品推广时,是如何考虑市场宣传的?你们会特别关注某一类人群吗?比如只关注老年人,或特别聚焦女性?年轻女性的关键词可能是“美”,而男性现在的关键词则是“减肥”——毕竟国家也不让你胖,BMI得控制。那么我们在市场宣传中,是否会有人群上的侧重?这个问题先从周总开始。

(一)奶粉产品的精准年龄段定位与渠道细分

周鹏飞:公司核心业务是奶粉,尤其是配方奶粉,人群定位较精准。婴幼儿配方奶粉分一二三段,36个月以上行业无明确细分,公司在调制乳粉类儿童奶粉中进一步细分,还覆盖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群,但老年市场难开拓,多被功能性营养品占据。目前策略仍以婴幼儿和青少年为主要目标,如针对3-6岁儿童推增强抵抗力羊奶粉。同时会详细梳理产品条线与渠道,按区域和年龄层精细化管理。在剂型和包装上,传统形式单一,贝因美在杭州工厂建国际先进PET罐装线创新,服务细分赛道精准推广。

(二)聚焦“一老一小”的功能性羊奶输出

赵晖:陈总,您在宣传中是否也会聚焦特定人群?

陈志鸿:我们和周总的业务模式稍有不同。首先,我们只能做羊奶;其次,我们聚焦的是三岁以上人群。因此我们提出“精准营养,喝出全家健康”的定位。我们抓的是趋势性需求。

从产品开发逻辑来看,小众奶要做出差异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满足市面上其他产品未能满足的价值。中国目前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我们曾对西安市进行过调研,仅当地就有2000多家养老机构。

围绕“一老一小”的人群,羊奶凭借其“药食同源”的属性,具备进行功能性营养输出的天然优势。比如我们开发了针对儿童增高和护眼的儿童成长奶及奶粉;针对女性群体特别推出了红参羊奶粉,融入了中式养生的理念,帮助提升整体健康状态。

卓牧乳业学生成长羊奶粉、红参元养羊奶粉

我们会将产品系列化地打造,主要聚焦中老年人群和儿童。相比之下,我们较少聚焦年轻人。说实话,从研发角度来看,羊奶在产品多样性方面尚未达到牛奶的丰富程度,奶源也相对紧张。而老年人对于功能性营养的需求则更为突出,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三)水牛奶的社区营销与场景化精准触达

石爱萍:孩子从配方奶粉向纯牛奶转化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俗话说的“孩子的第一口奶”就是水牛奶场景化的精准触达。

众所周知,婴幼儿配方奶粉里面含有鱼油,鱼油具有腥味,为了掩盖腥味,国际惯例就是往配方奶粉里面添加香兰素。当0-3岁的孩子喝着香兰素奶粉长大,到了切换牛奶的时期,就会觉得普通牛奶口味寡淡,甚至觉得普通纯牛奶有腥味,于是饮奶量骤减。然而家长会觉得孩子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不可以减少牛奶摄入的,这就产生了家长逼着孩子喝,孩子拼命抗拒的矛盾,逼迫狠了,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甚至可能会从“奶渣”扩大为“饭渣”。这时候水牛奶的出现就显得很关键了,水牛奶自然回甜,奶香浓郁,营养丰富,蛋白质超过普通纯牛奶,而且百分之90%的水牛奶天然就是A2β酪蛋白,虽然有点小贵,但是家长买得放心。

由于皇氏水牛奶的客群非常集中,场景化非常精准,因而在大量宝妈消费群中呼声很高,很多婴童连锁机构,如孩子王、登康贝比等都主动跟皇氏联系,跟皇氏合作,这些婴童机构也在开展孩子乳制品营养科普、水牛奶包装绘画等系列活动中,反过头来丰富了社区营销的场景。

小众奶的礼品市场潜力探讨

赵晖:我想问一个附加题。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人送快消品当礼品的比例是最高的。比如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会拎着这些去串门,牛奶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高端奶、功能奶等鲜奶产品,送礼占比非常高。我想请大家猜一猜,中国最爱送礼的省份是哪里?第一是山东,第二是河南。

快消品送礼的前三大品类是酒、油和奶。尤其今年春节很有意思,虽然牛奶第一季度整体销量没有增长,但在送礼市场中的占比却在上升,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把牛奶作为礼物送出去了。所以我就在想,我们的小众奶是不是也有送礼的潜力?是否可以从产品打造、包装设计、消费概念等方面入手,让消费者觉得送这种奶也很“上档次”?比如羊奶比牛奶贵,是不是就更适合作为礼物?奶粉也可以考虑,如果能精准匹配某些特定人群,送起来也是合适的。

我想听听三位嘉宾在礼赠方面的思考。目前来看,小众奶产品的包装是否得体?价格区间合不合理?有没有一些适合“送礼”的产品模型?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一)专业消费品定位,礼赠市场非重点

周鹏飞:“礼赠市场”非贝因美关注重点。礼赠有偶发性且持续性不强,贝因美产品定位“专业消费品”,希望消费者理性专业选购,获客靠消费者教育与品牌建设,尤其婴幼儿奶粉市场难因优惠或礼赠让家庭换奶粉,所以目前对礼赠市场研究不多。

(二)羊奶礼赠渠道的演变与价值体现

赵晖:明白了,贝因美这边对礼赠比较谨慎。那么陈总这边我觉得是有空间可以挖掘的。

陈志鸿:中国的礼赠渠道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变化:

  • 礼赠节日多元化:以前主要集中在“三节两庆”——春节占了60%,中秋和国庆占一部分。现在一些新兴节日如618、双11也逐渐演变成送礼节点。

  • 采购方式变化:从过去的大规模集中采购(集采),到现在更偏向“福利商城”“积分商城”等一件代发模式。

  • 乳品礼品结构的变化:牛奶目前仍是礼品市场中四大基础品类之一(蛋、米、油、乳品),但牛奶的送礼价值感在下降。一方面是价格高度透明,另一方面是利润空间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羊奶逐渐展现出优势。作为“药食同源”属性的产品,羊奶在中老年人群中送礼的接受度更高。我们推出的成人羊奶礼盒形式产品,就广泛作为节日福利或礼品。

虽然这不是一个“长期复购”市场,但礼品渠道的年度体量仍然可观。我们每年都会参加国内最大礼品展,在与平台沟通中卓牧品牌在这一领域已是遥遥领先。

(三)水牛奶礼品的真诚与健康祝福

赵晖:除了春节,现在国庆、双11、618等节日都可能成为送礼场景,而且我们的小众奶在和酒、保健品竞争礼品位次上,也是有机会的。比如某品牌花生油,有一年春节在山东的销量中60%是以送礼形式完成的,真正市场零售只占40%。所以我认为送礼这个渠道非常值得重视。最后请石总谈谈对礼赠的理解。

石爱萍:我觉得我们的水牛奶产品非常适合作为礼品送出。现在消费者在送礼时越来越理性,不再是为了“面子工程”。更多是出于对亲友的真诚与祝福,尤其是“健康”这个关键词,成为选择礼品时的重要标准。

如果是出于真心去探望一个人,我们更愿意送去健康,而不是送花、送礼卡那类“情绪化”消费。所以我们认为水牛奶作为健康礼品,非常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心智。从我们企业角度来看,这种礼赠并不是偶发性的,而是逐渐形成一种常态的情感输出行为。我们当然也已经在做相应的布局。

现场问答

提问:感谢几位嘉宾的精彩分享。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我们都看到了“银发经济”的崛起,也看到中老年人越来越愿意为自己的健康买单。但在实际销售中,我们也观察到他们在付费上仍然追求极致性价比。比如在羊奶领域,出现了两个极端:

  • 一种是线下会销模式,可以做到非常高的客单价;

  • 另一种是大品牌在线上销售时,一旦价格超过200元(比如800g规格),销量就开始下降。

消费者一方面对标的是高价的驼奶、牦牛奶,但另一方面又会拿这种高价羊奶去和“99元两罐”的牛奶粉进行比较。面对这种悖论,有没有什么破局建议?

陈志鸿,合伙人兼副总经理,卓牧乳业

陈志鸿:你的问题我非常有共鸣。

  • 会销模式的问题:传统会销确实曾游走在合规边缘,导致今天很多中老年人对高价营养品有天然戒备心理。

  • 老年人支付能力基础:老龄消费市场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中老年群体已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力量。

  • 产品策略建议

1.不要做“大而全”产品,要聚焦“功能性”和“针对性”;

2.老年人除了关注营养价值,更在乎“情绪价值”——比如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不愿被社会忽视、害怕衰老、缺乏社交等。

如果产品在传播中能够回应这些情绪痛点,并给予精神上的共鸣,价格高一些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 电商价格冲击的应对:节日促销(如618、双11)对品牌控价是个巨大挑战,容易拉低品牌定位。高端产品需要在价格策略上实现“控价”与“控量”双向控制。

参考成功案例,比如伊利的“欣活”“倍畅”系列,单价200多元依然销售良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卖产品,还输出了健康、信任、情绪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中铁(00390):“铁工... 中国中铁(00390)发布公告,该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
下一代“新三样”来袭!中国智造...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7月...
恒帅股份选举邬赛红为职工代表董... 恒帅股份(300969)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邬赛红为第三届董事...
美国巴拿马联合演练“保卫巴拿马...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美国《新闻周刊》17日报道,美国与巴拿马近日举行联合演习,演练“保...
先进数通:未参与CIPS等开发...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是否具有CIPS和SWIFT资质?能否参与布局公链,是否有预言机的技术储备董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