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重达1.4万吨的西二绕昌北枢纽A匝道转体桥完成精准“空中芭蕾”,成功跨越下方铁路线。这一关键节点的胜利攻克,标志着南昌“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即将迎来历史性闭环的关键一步。此刻,建设者正24小时轮班作业,全力冲刺8月26日该匝道通车目标,并确保9月底西二绕昌北枢纽全线贯通。届时,作为“两环”中外环高速(由西二绕、南外环、东外环、北外环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80余公里绕城高速大环线将圆满合龙,城市外拓格局与区域协同发展迎来强劲新引擎,城区过境交通压力将有效缓解。
西二绕闭环冲刺,是“两环十二射”宏伟蓝图加速落地的有力见证,更是南昌“交通革命”的生动缩影。从交通枢纽的智慧分流,到绕城高速的协同发展与快速路网的效率革命——南昌,正以四通八达的路网织就城市新脉动,书写新时代的“畅通答卷”。
□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文 成奔/图
打造“智慧枢纽”—— 破解过境难题,夯实“两环”关键节点
破解城市过境难题,智慧枢纽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密钥。
为缓解城区主干道压力,支撑“两环十二射”高效运转,南昌将战略目光投向城市外围,在西二绕的关键节点——昌北枢纽、厚田枢纽,精心布局智慧化交通枢纽,为过境车流开辟高效“绿色通道”。
在昌北国际机场旁,那座刚刚完成华丽“空中芭蕾”的1.4万吨转体桥,正是西二绕昌北枢纽A匝道的核心工程。它不仅标志着西二绕涉铁段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更是南昌智慧枢纽建设的典范,对完善“两环”中的外环高速至关重要。
“过去,从九江、湖北方向南下赣南或前往昌南片区的大货车,大量依赖枫生快速路穿城而过,造成城区北部常态化拥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市政规划科负责人王应华向记者分析道,“昌北枢纽作为‘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的关键交会点,9月底全面建成投用后,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昌北枢纽将采用智能系统引导前往赣南、昌南方向的过境货车直接通过西二绕分流,避免其进入城区核心道路。同时,智能系统根据实时流量动态调整匝道通行策略,确保转换效率与安全。
位于城市西南门户的厚田枢纽,是“两环”中外环高速(西二绕)与“十二射”中的沪昆高速、昌樟高速等国家高速干线形成的大型十字交叉枢纽。这里是南昌乃至全省高速公路网至关重要的转换点,承担着东西向(沪昆高速)、南北向(西二绕至昌樟高速)以及通往城区西南部的巨大车流转换任务,是“十二射”高速射线的重要锚固点。
市建投集团西二绕项目办主任仇新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厚田枢纽的智慧化升级,是破解南昌西南方向过境瓶颈、提升区域通行效率的关键,也是“两环十二射”发挥整体效能的重要保障。该枢纽创新引入“准自由流”收费模式,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和预交易系统,车辆在接近枢纽时即可完成通行费扣缴,实现主线车道自由行驶、无感通行。厚田枢纽的畅通,不仅保障了国家高速大动脉的通行效率,也为丰城、高安等南昌都市圈南部县市更便捷地接入“十二射”核心路网打开了通道。
“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作为南昌“十四五”交通核心骨架,其智慧化枢纽建设正深刻改变城市交通格局。该规划于2022年正式提出,在既有“一环八射”基础上扩展升级,形成由内环(三环线) 和外环(四环线) 构成的双环结构,以及12条放射状高速公路组成的密集路网。
其中,内环高速由西绕城+南绕城(杭长高速)+东绕城(福银高速)+北绕城(福银高速)组成;外环高速由西二绕+北二绕+东二绕+南二绕(沪昆高速温厚段)组成。
织密“都市圈纽带”——
绕城高速成环,“两环”联动激活区域融合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区域协同,纽带为要。
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纽带,西二绕厚田至昌北枢纽段主线已于去年建成通车,这条“金腰带”的大部分段落已开始为区域融合注入强劲动力,而其最后的控制性节点——昌北枢纽A匝道转体桥的攻坚突破,则标志着南昌外环高速全线闭环进入倒计时,闭环后将彻底重塑城市外拓格局,激活南昌都市圈发展新引擎。
“以前从安义工业园送货去赣江新区,要么穿城堵,要么绕行南外环多花40分钟。现在走西二绕,一脚油门15分钟直达!”安义县某铝材企业物流经理刘强指着手机导航上的西二绕路线,语气振奋。已通车的厚田至昌北枢纽段主线,犹如一条激活的“经济动脉”,串联起新建区、湾里管理局、安义县、赣江新区、南昌经开区等重要板块。它不仅有效分流了枫生快速路等城区主干道的过境货车,更显著压缩了沿线县区与核心功能区的时空距离,这正是“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价值的初步显现。
实现西二绕全线贯通、南昌外环高速真正“闭环”的关键因素,落在了昌北枢纽A匝道那座1.4万吨的巨型转体桥上。这座桥需精准跨越下方繁忙的既有铁路线,是名符其实的“卡脖子”工程。
“你看,那两座巨大的桥墩已经矗立在铁路两侧,就等着最后这‘华丽转身’!”15日一大早站在转体桥施工现场,市建投集团西二绕项目办工程师吴浩文目光如炬。他所说的“转身”,是采用国内先进的转体施工技术,在铁路运行“天窗点”内,将已预制好的万吨级桥梁结构,像跳芭蕾般在空中平稳旋转合龙。去年厚田至昌北枢纽段主线的通车为项目积累了信心,而此刻,全体建设者正全力以赴,为这“最后一公里”的贯通进行最后冲刺。“转体成功后,我们还将冲刺A匝道8月26日如期通车和9月底枢纽全面贯通目标!”吴浩文的话语中充满期待。
“西二绕9月底全线闭环,对南昌都市圈的打造和‘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体系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王应华展开地图,指尖划过即将闭合的环形。“这意味着,作为‘两环’之一的外环高速西段将完全贯通。从最南端的厚田枢纽到最北端的昌北枢纽,80余公里的绕城高速大环线将完全贯通。”他算了笔时空账:“闭环后,安义县城到昌北机场的时间将从现在的近1小时压缩至35分钟;丰城、高安等县市通过厚田枢纽接入‘十二射’高速公路网也将更迅捷。”
同时,这条即将圆满闭环的“金腰带”,还将直接分流城区约30%的过境交通,为中心城区释放宝贵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条无缝衔接的“黄金走廊”,将南昌经开区、赣江新区、南昌高新区(通过连接线)、红谷滩区(通过前湖快速路连接)、新建区、湾里管理局以及安义县等所有重要增长极高效串联成环,并与昌栗(十二射之一)、昌铜(十二射之一)、昌九(十二射之一)等放射状高速紧密衔接,形成“一环(外环)引领、多放射(十二射)联动”的强劲路网格局,使“两环十二射”战略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闭环在即,一个更加畅通、紧密、充满活力的南昌都市圈,正加速完善。
架设“城市动脉”——
快速路网协同“两环”,刷新城市“时空版图”
城兴,首先要路通。路网是提升城市承载力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人口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叠加汽车保有量逐渐增长,城市对快速路网的需求更加迫切。南昌正同步推进城市快速路“内环”的优化完善与城市快速路“二环”的加速建设,与高速公路的“两环”形成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在九洲高架快速路洪都大道至迎宾大道段,极目远眺,三层立交气势恢宏,车流在蜿蜒的匝道上有序分流、汇入。曾几何时,这里却是南昌城区最知名的堵点之一。“高峰期从青云谱回红谷滩,一个半小时是常态。”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李薇回忆道。直到这段快速路建成通车后,真切体验到“时空压缩”。李薇说:“现在走高架,半小时稳稳到家,生活节奏都从容了。”
九洲高架快速路这条“金脊梁”,与洪腾高架、桃新大道高架、南昌大道、前湖快速路等骨干道路纵横交错,共同构成南昌“十横十纵十联”城市快速路网主骨架,其中部分骨干道路共同构成了城市快速路网的内环骨架。洪腾高架快速路作为南昌“东进”战略的核心动脉,全长12公里,西起洪都大道立交,东至天祥大道,与南昌东站无缝衔接。这条快速路的建成,让朝阳新城至南昌东站的通行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30分钟,彻底改变了城市东部片区的交通格局,也为城市快速路“二环”东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构成城市快速路网“二环”北段和东段关键部分的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条全长14.9公里的南北向快速通道,采用“主六辅六”双向12车道设计,北接隆兴大桥,南至南昌大道。预计2025年底,沿江北大道至火炬五路段将率先通车。届时将有效缓解南昌高新区至中心城区的通勤压力,为城东产业带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强化与“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的衔接转换能力。
据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核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较快速路网大规模建设前提升了约35%,市民跨区域通勤时间普遍缩短了40%以上。“城市快速路网(包括内环、二环)与‘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的协同建设,不仅是物理通道的延伸,更是城市运行效率的跃升。”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付刚指出,“高新大道和英雄大道快速路等城市快速路‘二环’项目的推进,不仅有效剥离了长距离过境交通对城市核心区地面道路的干扰,更通过‘东进、北融’的战略布局,为南昌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是落实‘两环十二射’整体交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当车流在九洲高架、洪腾高架等快速路上飞驰而过,或驶上即将闭环的西二绕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条交通动脉,是一座城市时空版图的重构,更是“两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的壮丽画卷。从“堵点突围”到“动脉成网”,再到“两环联动、十二射贯通”,南昌的路网建设正在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