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选拔 带着企业“真问题”上学 卓越工程师培养开启“实战”模式
创始人
2025-07-17 07:32:39
0

(来源:千龙网)

这个毕业季,首批2100多名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硕士生顺利毕业,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工程硕博士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校企联合培养。三年来,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100多家企业联合招收了2万多名工程硕博士,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指的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怎么培养,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何不同?一文解读。

国家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的王茜,是山东省第一位以科研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研究生不交毕业论文,并不意味着放松考核条件。实际上,王茜申请学位提供了发明专利、技术应用证明和一份90多页的实践报告。

与其他同学不同,王茜的毕业答辩流程特别增加了成果认定环节,且5位评委中有3位是来自企业的专家。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教育的学位评价只有论文,容易导致高校师生被困在实验室里,造成产教脱节。2022年,我国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作为首批试点之一,山东大学与17家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培养机制。受益于此,王茜一入学就有了明确的研究课题,她要解决联合培养企业在VR眼镜生产中的精密胶合难题。

王茜表示,她需要控制VR眼镜的一个固化收缩带来的变形,不超过1微米。

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60,技术指标属于行业先进水平。瞄准这个实践课题,山东大学设计了“一企一案、一生一策”的培养方案。经过多轮试验,王茜最终研发出了一台新设备。

“工学交替+留企入职”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全国共有21所大学的67名硕士研究生以创新性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改革上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截至6月,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首批工程硕士毕业生,71%在联合培养企业或本领域相近企业就业。从“工学交替”到“留企入职”,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在位于广东佛山的南方电网宝塘储能站,董震正在和同事们进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工程的系统调试工作。上个月,他刚刚从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毕业,成为广东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的一名新员工,参与电化学储能安全技术领域的有关研究工作。上学期间,他报名并通过了学院组织的国家专项培养选拔,入职之前,他已经在这里接受了近两年的校企导师联合培训。

入企实践期间,董震深度参与了企业的“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专业研究工作,作为技术骨干,他还和导师、同事们共同承担了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站的工程设计,建成的储能站入选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订单式”选拔 严把导师关生源关

三年来,全国已建设三批共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导师队伍人数达2.3万余人。眼下正是暑期,各大高校也在陆续安排新学期的相关工作。

在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老师正在为2024级工程硕博士举行专业实践行前培训会。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来自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等专业的234名学生,在完成校内一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后,即将前往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所属的百余家二级单位,开展为期1至2年的专业实践。

目前,学院也正在开展新一轮校内导师遴选,通过举行2025年卓越工程师校企交流会等方式提前对接,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为新一届招生作好准备。

不光对校企导师展开遴选,学院也严把生源关。学院自2022年启动首批招生以来,就采用“订单式”选拔模式。

据介绍,今年,学院首届工程硕士中有6名优秀学生,以产品设计等实践成果获得了学位,多名优秀工程博士也正以高水平实践成果申请博士学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事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福州最新... 福州最新通知,关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事宜。此次通知旨在为符合条件的市民提供更多住房保障选择。配售型保障...
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岑巩县国土... 近日,省人民政府对《岑巩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出批复,主要内容如下:一、原则...
“卖给我们!”在这里,外商抢着...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电动的,双驱……”“轮子可以拆掉,节省空间,脏了也可以清洗一下……”这些行...
大象控股集团(08635)恢复... 大象控股集团(08635)发布公告,董事会获要约人告知,其持有的13.5万股股份(相当于本公告日期公...
晨化股份:股东杨思学、徐长胜及... 每经AI快讯,晨化股份晚间公告,股东杨思学、徐长胜及其一致行动人徐长俊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