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园城市起笔 描绘现代化人民城市新图景
创始人
2025-07-17 07:27:00
0
  •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中,成都深刻植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核心理念

      ●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最鲜明、最独特的城市标签;“幸福成都”,不仅展现了市井生活、巴适安逸的幸福,也蕴含着拼搏奋进、收获成就的幸福

      ●作为常住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的关键抓手是推动“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联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7月16日,兴隆湖畔,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湖滨场馆改造工程正在收尾,即将投用。场馆紧邻湖岸线,届时,湖面上划桨破水的运动员、天空中飞翔的水鸟、远处起伏的山丘,将构成一幅绿色生态和活力赛事交织的秀美画卷。

      从公园到赛场,自然与运动的交融碰撞,打开公园城市“办世运”的新范式。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天府新区考察,在兴隆湖畔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擘画了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

      7年后,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强调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在生态价值转化、民生福祉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持续探索,探路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

    塑造优美格局 整座城市仿佛一座大公园

      “2014年,我刚来天府新区工作时,兴隆湖周边还是一片荒芜。”望着如今游人如织、风景如画的兴隆湖湿地公园,四川天府新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娜回忆,“我们遵照‘公园城市’的核心理念与要求,塑造绿色、人文、科技的新区特质。”

      历时十年的生态治理,兴隆湖从泄洪洼地蜕变为水清岸绿、鸟飞鱼跃的城市绿心。为给居民的诗意栖居创造条件,兴隆湖畔搭配了慢跑绿道、湖畔书店、独角兽码头、白色沙滩……公园城市生活更为可感可触。

      从兴隆湖到成都全域,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进程中,成都深刻植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核心理念。

      去年,“公园20分钟效应”走红。相关研究称,即便不运动,在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放松身心、恢复能量。目前,成都各类公园数量超1500个,市民群众的“公园20分钟”快乐“抬脚可及”;天府绿道建设总里程已突破9000公里,串联起绿地、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多级生态体系,将绿色铺展到群众“家门口”。作为公园城市、千园之城,成都不仅追求公园的数量,更致力于消除城市空间的界限,让整座城市仿佛一座大公园,为市民带来惬意的生态体验。环城骑行、龙泉观日、锦江夜游、青龙观鸟……在成都,市民和游客总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巴适安逸。

      自行车“热力”爆表。公开数据显示,成都骑行人口已突破200万,每日共享单车使用人数超220万,居全国首位。成都一自行车经销商说:“自从有了天府绿道,平均每天可以多卖出十几台自行车。”

      公园里、绿道上,长出赛事场馆、长出新经济,绿水青山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向南,兴隆湖吸引新经济企业突破3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达320亿元;向东,东安湖体育公园里,演唱会经济如火如荼,2024年票房收入达9.13亿元,带动消费达62亿元。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超2600亿元。

    建设幸福家园 以民生小切口带动城市大变化

      《哪吒之魔童闹海》154.4亿元票房成绩背后,不仅是4000多名动画人的匠心,更藏着一条“5分钟产业生态链”。138家参与制作的企业,近半数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里,“一杯咖啡时间”就能完成素材传递和创意碰撞。

      “电影里的哪吒会说川普、吃火锅,因为他骨子里就是成都人。”导演饺子曾坦言。可可豆创作团队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200多人,大量是“90后”“00后”创作者。这些年轻人在选择动画行业、选择可可豆的同时,也选择扎根成都、圆梦成都。近3年来,成都累计吸引156万青年人才,全市人才总量达669万,居全国第四位。不只是人才“用脚投票”,成都还连续16年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前不久召开的成都市委全会明确,持续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最鲜明、最独特的城市标签;“幸福成都”,不仅展现了市井生活、巴适安逸的幸福,也蕴含着拼搏奋进、收获成就的幸福。

      “幸福成都”背后,有“十大工程”打基础。成都持续5年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解决看病、居住、养老、出行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以民生小切口带动城市大变化。

      有“万亿产业”作支撑。成都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提供广阔天地。

      有公共服务提品质。成都推动公共服务扩容下沉,打造“15分钟教育公服圈”,建设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城乡资源共享、全域覆盖。

    探索治理路径 “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联动

      7月初,一场特大暴雨袭城。成都人民公园日降雨量飙升至353.8毫米,突破中心城区日降水量历史极值。面对极端强降雨考验,成都积极探索多元“治水”之道。

      得益于成都市气象部门结合自主研发的“蓉城·灵犀”人工智能模型,暴雨降临当天下午,成都提前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汛期城市韧性安全智慧管理系统作为“神经中枢”,对成都中心城区7600公里排水管网、96座下穿隧道及入河排口实时监测、智能调度、精准防汛。在防汛一线,7.8万余人次社区“微网实格”力量闻“汛”而动,2.5万余名志愿服务力量参与防汛救援,为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撑起“防护伞”。

      大城治理,千头万绪。作为常住人口超21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的关键抓手是推动“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联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线上,“智慧蓉城”建设作为全市“一号工程”,构建起“王”字型城市管理架构,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数据资源“一网通享”。

      线下,激活一个个社区“细胞”力量,构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形成社区总网格3045个,配备微网格员15万余人。

      随着成都世运会临近,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也在悄然变化。在这场覆盖全市城乡的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中,社区网格员搜集问题线索,居民主动参与改造,社会组织集智聚力……一个个“城市边角料”焕发新生。

      从“智慧蓉城”到“微网实格”,从安全韧性到有机更新,城市的良序善治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相得益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说可口可乐要改配方了 官...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表示,可口可乐公司已同意在美国使...
继历史最佳年报 捷豹路虎乘胜追... 经观汽车为应对英美贸易不确定性,捷豹路虎近日宣布面向英国本土部分有意职业转型的管理团队成员,提供自愿...
加拿大中小企业信心低点反弹 最... 格隆汇7月17日|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的信心指数在7月攀升至50.9。该指数3月曾因关税相关不确定性...
深圳发布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措施 深圳市政府近日印发《深圳市促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版)》及《深圳市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
国机精工:一枚可回收火箭所用轴... 格隆汇7月17日|国机精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一枚可回收火箭所用轴承的价值量估计为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