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本报记者 许晨星
主题演讲、成果展示、技能大赛、非遗体验……7月15日,2025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贾家花园校区举办,两岸职教专家、企业家、青年学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00余人出席开幕式。本次活动以“圆梦筑梦 融合创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
“AI在职业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超越‘辅助工具’,成为‘智慧好伙伴’——它能让学生学习更高效,教师教学更精准,使职业教育不再只是被动适应,而是转变为具备自主创新与转型能力的教育体系。”台湾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协会理事长吴茹慧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北京市台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两岸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委林天良在发言中分别从数字化、实践与非遗传承三个维度,探讨两岸职业教育在工业4.0时代的使命与机遇。
在京台职教“数字说”主题演讲环节,两岸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赋能京台职业教育发展”主题,分别从“数字化转型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数字赋能台湾技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探讨,分享了在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快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两地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为京台职教数字化升级提供新思路,更好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与蜕变。
“现在科技日益AI化,未来可能会出现AI化的老师,它们或许能通过影像和AR来授课,而我们可以担任助教,指导学生如何操作使用,并且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和发展。”台青洪同学说。
随后,来自京台职教领域的专家结合“京台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主题进行京台职教“实践说”交流发言,分享了“非遗传统技艺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学校实践创新创意经验分享”“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从实践创新创业的经验、学生成果分享、非遗传承等角度,展现京台职教的实践创新发展。
本次活动还以“技能立身,匠心筑梦”为主题,设立京台职教“青年说”环节,京台青年学生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讲述以技能成就梦想的故事。“今天的我还只是学生,未来的我,想成为能解决真实问题、能让人住得安心、用得顺心的设计师。”台湾青年学生代表分享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京台职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共识,更以多元互动强化了两地职教交流的纽带作用,为京台学子互学互鉴、携手成长搭建了平台。”台湾嘉宾陈先生表示,希望两岸继续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京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京台融合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力量。
上一篇:人机语言交互如何更有温度
下一篇: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