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长沙地铁4号线树木岭站,“纳凉族们”构成夏日地铁站内一道特殊的风景。
连续多日高温,长沙市内热浪滚滚,当户外成为“烤箱”,地铁站内恒温舒适的空调冷气成了不少市民,特别是老人、带娃家长、户外工作者眼中的“避暑胜地”。7月16日,记者走访长沙多个地铁站点发现,站内非付费区(如出入口通道、站厅空地)已悄然聚集了一批“纳凉族”。■文/图/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王翊玮 通讯员 欧阳扬 张鹏 薛丁
组团纳凉
地铁站避暑社交两不误
往年大家来地铁站是“躲太阳”,今年更像“找生活”。7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沙地铁4号线树木岭站,发现有不少的“地铁纳凉族”在此处休息,有的围在一起聊着天玩纸牌,有的带来凉席躺着打盹,有的安静地坐着看书。
“外面像个大蒸笼,站5分钟汗就湿透衣服,地铁站里26℃的恒温确实舒服,既凉快还能省不少空调费。” 在4号线树木岭站文明休息区,正带着孙子在这里纳凉的李奶奶说。
对退休群体而言,地铁站的吸引力不止于清凉。68岁的张爹爹和几名牌友组成的“地铁牌局”,已在树木岭站持续了一个多月。“子女上班,家里就我一个人,开着空调也冷清。” 他笑着说,在这里不仅能躲开热浪,更能找到娱乐“搭子”。
“有人说话、有人做伴,比闷在家里强多了。”张爹爹说,“我们开始都不认识,现在每天准时到场,地铁站成了我们老年人的‘社交新据点’。”
地铁站工作人员介绍,地铁站的文明休息区一般设置在地铁站的进站通道处,市民和游客均可来此避暑纳凉。目前长沙地铁全线网除高架站、五一广场站、橘子洲站以外都设置了文明休息区。长沙地铁各站点还配备了充足的防暑药品。
互相帮衬
撑起有秩序的公共空间
在湘江中路站附近上班的周女士,常看到休息区里有老人带着孩子看书。“刚开始以为会拥挤,其实大家都很自觉,没人大声喧哗,也不占用通道。”
周女士表示,高温天里共享公共空间的清凉,本身就是一种善意,“其实只要不影响进出站的旅客,个人觉得在地铁站的通道乘凉没什么问题。城市这么大,多一份体谅,就多一份温度”。
带娃出行的陈女士则对这份包容深有感触。上周她带刚满周岁的孩子乘地铁时孩子哭闹不止,休息区里一名陌生阿姨主动递来小玩具,还帮着哄孩子,“那一刻觉得特别暖”。
“大家都是来避暑的,互相帮衬着,这才是公共空间该有的样子。”陈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长沙地铁线网各车站都设有站内通风空调系统,系统会根据外部温度实时自动调节。运营时间内,地铁站内的所有通风空调系统都会处于开启状态。
长沙地铁也在此呼吁大家,在地铁站内要文明纳凉,遵守相关规定,不在休息区内大声喧哗、赤膊赤脚、携带宠物;爱护公共设施,保持站内卫生,不在休息区吸烟、饮食、躺卧、乱吐、乱扔;听从管理指挥,不得影响车站运营秩序。
记者手记
方寸之间双向奔赴,长沙这个夏天有新故事
高温把大家“赶”进了地铁站,却在这里编织出意外的联结:有人在这里交到了退休后的第一个棋友,有人在孩子哭闹时收到陌生人递来的玩具……长沙的热让空间变近了,也让人心变近了。
地铁站的纳凉潮,本质上是市民对“舒适生活”的朴素追求。而这份追求能被温柔接纳,正是城市包容度的生动体现。当公共空间愿意为民生需求“留白”,当不同群体能在方寸之间和谐共处,高温下的地铁站,便成了丈量城市温度的最佳标尺。
长沙的热是真的,但长沙人的热情在这充满凉意的地铁站里并未降温。往年我写地铁纳凉,总说“城市有温度”,今年才发现,温度从来不是单向的——地铁把空调调低两度,市民把垃圾多攥一会儿,工作人员准备的解暑药品,纳凉的人们一句“你们辛苦了”……
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情,才是长沙夏天最耐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