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疫情本土传播未“北上”
创始人
2025-07-17 01:20:42
0

(来源:千龙网)

7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通报发布,已累计确诊478例。

作为一种与登革热类似的蚊媒传染病,2008年以来,我国多地发现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包括广东、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多地发生本土流行。

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南方城市发生居多,本土传播尚未“北上”,对于发生本土传播的地区,要从蚊子和患者两个维度入手阻断疫情。

疫情

佛山顺德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478例

7月15日,佛山顺德通报了一起基孔肯雅热疫情。

7月8日,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该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蚊媒传染病,病原体为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首先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随后在非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发现。2008年,中国发现首例来自斯里兰卡的输入性病例。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临床部主任邹洋介绍,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皮疹。患者可急起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发热1-7天,常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

基孔肯雅热常与登革热做比较。邹洋表示,从症状上看,登革热主要表现之一是大关节疼痛,而基孔肯雅热以小关节疼痛为主,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剧烈,严重者不能活动,通常1-3周缓解,部分可持续数月。不过两者致死率都低,为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南方省份

“基孔肯雅热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如非洲、东南亚等地,我国一般是输入性病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南方省份,如广东省,东莞此前就发现过聚集性疫情。”邹洋告诉记者,相较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还没有那么泛化,本土传播尚未“北上”。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今年发表的《中国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和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几乎没有基孔肯雅热疫情报道和调查研究记载。2008年以来,我国多地发现基孔肯雅热输入性病例,包括广东、北京、浙江、福建、云南、山东、山西、上海、四川、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天津、贵州等,大多来源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也有来自非洲的输入性病例。

该团队还提到,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埃及伊蚊仅分布在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这两种伊蚊对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均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和传播性,属重要媒介蚊种。因此,在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地区,一旦发生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流行的风险较高。今后,云南、广东、海南和广西等南方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发生本地流行或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应高度警惕。

阻断

对于输入性病例应详细追查旅行史

上述云南研究团队发表内容显示,广东、浙江和云南曾发生过基孔肯雅热本地流行。2010年,东莞郊区两个村庄发生本地流行,共173例,病原体与泰国流行株有较近亲缘关系。

由广东省疾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等研究团队撰写的《全球化背景下主要蚊媒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中提到,我国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大多数为归国后自行就医发现,从发病到诊断间隔较长,发现和诊断不及时是造成疫情在社区扩散,并传播到周边乡镇的原因。基孔肯雅热的输入和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本病的流行相关。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属于输入性传染病,尚未形成地方性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

“入境的患者作为传染源,境内的蚊子形成一定密度,叮咬之后将病原体传染给本地的人,造成本土传播。阻断本土传播的方法,包括消杀降低携带病毒蚊媒的密度、对患者进行防蚊单间隔离管理等。”邹洋说。

流行病学调查必不可少。根据《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2年版)》,在疫情发生后,专业人员应当调查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前旅行史和暴露史、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居住地及发病后逗留地点、共同暴露者情况等。

对于输入性病例,应详细追查旅行史,在与其共同出境的人员中搜索可疑病例。若病例病毒血症期在境内活动,应在其生活、工作区域搜索可疑病例。所有可疑病例均需采血送实验室检测。对于本地感染,要在核心区开展入户调查,搜索病例;通过查找当地医疗机构处方、门诊日志等方式,调查近期发热病例情况。

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在做好病例管理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灭蚊措施,防止院内感染。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开展诊疗及流行病学调查时,应采取标准防护和防蚊防护等措施。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划定核心区和预警区后,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在核心区开展以杀灭成蚊、清理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对预警区的人群,主动开展发热伴关节痛等症状的应急监测工作。

最后一例病例发生后39天(7天病毒血症期+20天蚊媒寿命+12天内潜伏期)没有新发病例,并且核心区布雷图指数连续两周低于5,可认为本次疫情终止。

提醒

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产品才能驱蚊

高温潮湿的夏季最易孳生蚊虫。近期,不少地方的疾控部门发布了相关提示。

广东省疾控提醒,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北京市疾控提醒,水是蚊子繁殖和孵化的唯一场所。最有效的方法是清除积水,首先要定期清理房屋外、公共设施周边及重点区域的积水,如垃圾站、排水排污管道等,做到不留死角。

其次,家里定期清理容易积水的物品或者角落,花盘等容易存水的盆盆罐罐要做到“翻盆倒罐”,避免积水存留。如需要储水,也要盖好盖子,水体存放不超过7天。

在各类驱蚊产品中,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哌卡瑞丁和羟派酯成分的驱蚊产品(如驱蚊液、驱蚊水等)才真正具有驱蚊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易快网精准布局 “数据要素 ×... 2025 年 “数据要素 ×” 大赛北京分赛的大幕已正式拉开,这场以 “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 为主题...
喜报!中山连夺4金! 转自:中山发布喜讯!喜讯!今天下午在中山举办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上 中山队斩获4枚金牌 中山...
雨来了!未来三天湖南大部雨水来... 转自:湖南应急管理湖南省气象台预计今晚(7月17日晚)至19日白天受低涡后部偏北气流及低层辐合共同影...
Spiko 宣布完成 2200... (来源:吴说)专注于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的金融科技平台 Spiko 宣布完成 2200 万美元 A 轮...
华夏基金(香港)发行第二批代币... (来源:银柿财经) 该系列基金创新地采用了“传统+数字”双轨分销模式,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