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佛山发布
01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疾病?
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在110多个国家已发现该疾病。
02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发热、关节痛、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03
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基孔肯雅热是由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会传播其他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
04
人感染后多久发病?
人感染后,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出现症状。发病后一周内患者血液中含有病毒,这时可能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给他人。
05
得了基孔肯雅热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06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可用的疫苗,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预防相似,防蚊灭蚊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
改善卫生条件,清理伊蚊孳生地,清除室内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花盆、缸、罐、盆、碗、桶、花瓶、托盘、轮胎等。种养的水生植物每隔3天就要换水清洗,并做到花盆托盘不积水。
室内外重点区域进行灭蚊药物的喷洒,杀灭蚊虫。
在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时应注意防蚊叮咬。
07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病原体不同,但传播方式及临床症状相似,两者的主要的防控措施都是通过清理蚊媒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式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