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广州报道
你敢信吗,以前东北人眼里 “可有可无” 的空调,现在成了硬通货!大家好,欢迎收看消费参考,今天我们来听听东北老铁们的烦心事。
今夏以来,一向少受夏季炎热天气困扰的东北,迎来史上罕见的持续高温。6月中下旬,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来到了36℃,要知道,去年的六月份哈尔滨的平均高温仅为23℃。
这直接导致东北地区空调需求激增。海尔智家向记者表示,7月以来海尔空调在东三省销量持续攀升:黑吉辽三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33%、355%与518%;6-7月东北市场总安装量41万套,增幅238%。
订单蹿升也带动了安装需求显著增长,进而导致本地空调安装、售后人员严重吃紧,有东北消费者就在网上吐槽“现在买空调要排到半个月后才能安装”。
东北空调“一机难求”背后,反映出了本地空调的生产供应能力对短期需求暴涨的应对不足。要知道,过去无论是空调销量还是产量,东北地区均在全国处于下游。
从市场规模来看,往年东北地区的空调销量仅为华东、华中等地的零头,数据显示,2024年东北地区空调销量389万台,仅占全国总销量的3.72%。这也是空调产业在东北布局相对较少的直接原因。
与之相对应的是,珠三角、长三角具备完备的产业链配套,聚集了大量零部件供应商与物流资源,加之早年的市场、政策引导下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使得本就是空调消费重点区域的华东、华南地区,发展出了规模庞大的空调产能。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今年1-5月,广东省以4634.37万台的空调产量冠绝全国,其2024年9359.26万台的总产量,同样遥遥领先于第二、三名安徽与浙江的2974.34和2833.53万台;而在东三省中,仅有纬度最低的辽宁生产了52.77万台,黑龙江、吉林均无空调产能。
这就导致在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下,东北地区空调产能、库存和安装配套服务能力显然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旺盛的购买需求,形成了短期的“供需错配”。
长期看,若东北需求持续增长,现有产能布局或制约行业快速扩张能力。如何在东北、西北等渗透率较低的市场寻求增长空间,通过柔性生产增强对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正考验着中国家电品牌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你们那儿现在多少度了,是不是也比往年热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