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16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创新打造“重走白求恩之路”行走思政课品牌。近日,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率师生专家团四十余人赴河北唐县,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
文博导学:感悟精神之源
师生首站抵达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杨振斌书记现场导学,深情回顾白求恩、柯棣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感人事迹。透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师生们深切体悟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精神,为后续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研学:共话医者使命
“白求恩精神与当代医者使命”研讨会暨活动启动仪式在唐县人民医院举行。保定市委副书记王伟致欢迎辞,期待沪保深化医学合作。江帆书记强调,此行旨在探寻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师生在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杨振斌书记指出,白求恩精神是医者职业精神的典范,勉励师生将其融入血脉。
研讨会上,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陈天平系统阐释精神内涵,陆军军医大学齐明教授分享红色基因育人经验,“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胡伟国、“白求恩式好医生”马昕结合实战案例,生动诠释新时代医者的使命担当。现场500余名听众深受触动。
行走课堂:追寻红色足迹
在晋察冀烈士陵园,师生庄严肃立,向白求恩墓敬献花圈、鞠躬默哀,完成深刻的精神洗礼。
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师生围坐青砖小院开展田野思政课。仁济医院曲新华主任以战时《内科学手册》联结沪唐情缘,在黑板上书写“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誓言;瑞金医院王俊青主任分享王振义院士大医精诚与援鄂医疗队的感人故事。新华医院龚伟、六院包玉倩等专家及学生代表纷纷表示要将白求恩精神践行于临床与教学。
随后举行的“精神火炬传递仪式”上,各附属医院领导向博士生赠送《白求恩援华抗战的674个日夜》。博士生们捧书贴胸,誓言无声却炽热。
在牛眼沟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白求恩参与创建),师生聆听历史回响。儿童医学中心陈会文主任领诵原创诗作《石台·红星·火种》,全体博士生重温医学生誓言,铿锵之声彰显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定信念。
志愿服务:践行医者仁心
活动收官于唐县人民医院大型义诊。来自13家附属医院的专家开展一对一诊疗、教学查房及学术讲座,累计服务群众超500人次,让老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白求恩精神。
这场融合思政教育、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行走课堂,在追寻白求恩足迹中淬炼了师生信仰。交大医学院将持续深化“行走的思政课”与“带着博导去下乡”品牌,引导师生将白求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