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乌克兰输送“爱国者”导弹系统、对俄罗斯威胁征收100%关税、提出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的要求……“预热”多日后,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新动作”。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15日回应,任何对俄方设置条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图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径行不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继续。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出现明显政策转向,但相关举措难以对俄乌局势和谈判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的反复多变增加了俄乌局势走向的不确定性,但始终不变的是其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美国优先”政策。
欧洲盟友出钱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等武器装备。特朗普说,美国的欧洲盟友而非美国人将支付购买“爱国者”系统等援乌武器的费用,称欧洲盟友“将运送武器并承担100%的费用”。
访美的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德美防长已就德国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一事展开磋商。德国总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国计划从美国采购两套“爱国者”系统。
此外,特朗普政府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提出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没有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收取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所谓“次级关税”措施目的在于冲击俄罗斯经济,继而影响俄军战备资金。
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政策发生明显变化,很大程度上缘于美方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立场的“挫败感”。特朗普曾经许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迄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库普钱说,美国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乌俄一热一冷
乌克兰对美方新政策表示欢迎。一套“爱国者”系统预计将在数日内运抵乌克兰。乌克兰目前只装备了6套“爱国者”系统。乌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爱国者”系统才能全面提升乌防空能力。
俄方的反应颇为淡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美国一直并将继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俄副外长格鲁什科15日表示,这再次证明“北约实际上对和平没有兴趣”。
格鲁什科说,美方没有呼吁乌方回应俄方谈判意愿,再次证明北约国家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冲突延宕,以便消耗俄罗斯。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5日说,围绕举行第三轮俄乌直接谈判的日期,俄方正在等待乌方提出建议,但迄今尚未收到相关提议。从欧洲方面的表态来看,他们更想看到冲突加剧,美国、北约和欧盟方面的相关决定“似乎在向乌克兰方面发出继续战争的信号”。
在俄方看来,美方援乌新举措对于局势影响有限。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前线局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在战场上”。
难有实质效果
舆论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的特点和“美国优先”的本质,各方并不看好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新动作”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说,虽然特朗普政府目前“改变了主意”,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经常“变脸”,乌克兰只能保持谨慎乐观。乌克兰军事专家阿纳托利·赫拉普琴斯基说:“特朗普今天心情好,明天可能就没心情了。”
分析人士认为,不管特朗普政府在俄乌政策上如何“变脸”,不变的是“美国利益优先”。基辅市民杰尼斯·波尔季利丘克说,自己不会对美国抱有太高期待,“很明显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真的想要帮这里的人”。
美国《政治报》网站文章评论说,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乌军援力度依然遵从“美国优先”原则,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次援乌终于让欧洲人“付了他们该付的部分”。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说,“欧洲人会继续出钱、再出钱……美国援乌这笔交易只有一个受益方,那就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
新华社记者 刘晨 席玥 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