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值”变产值税务合规很关键
——柏宜电气以税务合规催生深层次管理重塑
走进柏宜电气(铜陵)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灵巧挥舞,将零件精准地送至各个工位;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梭,高效输送原材料和配件,整个车间井然有序、智能高效。
柏宜电气(铜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应急照明设备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凭借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在行业内迅速崭露头角,员工规模扩展到600多人,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大关。谈及企业发展的秘诀,柏宜电气总经理于福业坦言,推动企业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突围,更源于一场由税务合规催生的深层次管理重塑。
柏宜电气工作人员在成品检验区进行产品出货前检测。从“管理之痛”到“合规之变”:税务合规夯实发展底座
初创企业往往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在研发费用管理、政策适用方面问题较为突出,柏宜电气也不例外。
“我们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研发实力也不弱,但连续两年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失利,问题主要集中在研发费用归集边界不清、政策理解不透,被判定技术成果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不足,这让企业倍感压力。”回忆当时的情形,于福业感慨地说。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获得实质性税收优惠的重要途径。研发费用的准确归集和管理则是其中关键一环。“之前我们对政策理解存在误差,在评审中屡次失分,企业上下都很焦虑。”于福业坦言。
转机出现在一次税务部门组织的科创型企业座谈会上。会上,于福业反映了企业在申报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会后,国家税务总局铜陵市税务局迅速响应,组织科技型企业“智汇享”服务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税务合规提升方案,借助研发费用归集模型工具,帮助企业自动生成辅助账和申报表,逐步实现归集规范、口径一致、链条完整。
“以前很多费用是凭经验归集,现在有了标准模型,比如材料消耗按照BOM表(物料清单表)分摊、人工成本按照工时和考勤系统拆分,一目了然。”柏宜电气财务负责人朱俊涛说。
在此基础上,该企业进一步建立了“财务—研发”双轨制审查机制,立项阶段联合评估技术可行性与预算匹配度,结项阶段交叉核验技术与财务数据,并通过《技术成果—财务指标转化表》量化专利对收入的贡献度,实现技术与财务精准对标,有效提升技术成果与主营业务的契合度,降低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关键指标失分风险。
柏宜电气在生产环节运用先进的SMT(表面组装技术)加工贴片技术,有效提升了电子组装效率。
从“分散管理”到“研税联动”:内部机制激活创新动能
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健运行的基础,而制度化治理则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柏宜电气将税务合规转化为倒逼内控提质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在内部治理机制上实现深层转变。
在研发费用管理方面,企业构建了“三单匹配”制度:立项决议单匹配预算科目、支出单绑定技术参数、成果单关联专利技术,使每一笔费用都有技术“来源”、财务“依据”。为解决项目分摊难题,企业还建立了动态工时分摊模型,结合项目进展节点、人员考勤与工时分布,自动计算人力成本比例,实现成本“按需归集”。
在管理流程上,企业实现了从“技术评审靠直觉”到“财务指标有数据”的系统转型,定期通过《技术成果—财务指标转化表》对各项专利的投入产出比、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度进行量化评估,将研发成果真实转化为经营价值。
“‘研值’变产值,税务合规很关键。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申报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更要通过这个过程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于福业表示,通过这一整套体系重塑,柏宜电气成功打通了技术立项、财务管控和税务申报三大板块,实现了“研值”向产值转化的闭环。
经过近半年的适应调整,柏宜电气攻克了政策享受准确性、申报材料匹配度等15项难题。2024年11月,柏宜电气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当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1040余万元,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企业创新投入。得益于扎实的合规基础,企业纳税信用也由B级提升至A级,并顺利入选铜陵市“科技贷”企业库,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招投标、融资、资质申报等方面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税收红利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数据显示,仅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新一代声光报警器、防爆型检测仪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技术储备显著增强。目前,企业已拥有12项专利成果,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
柏宜电气SMT产线工作人员向税务干部介绍SMT加工贴片技术运作流程。从“政策获利”到“市场加分”:合规经营赢得信任红利
“税务合规犹如盖楼的地基,基石打牢了,客户自然放心。这种信任转化成订单,体现了合规经营的真正价值。”于福业说。
通过税务合规建设,柏宜电气不仅打通了政策享受的堵点,也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自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以来,企业订单规模增长超过40%,先后与北京中科知创、青鸟消防等业内知名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
税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更为精准的服务模式。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局长冯宝望介绍,该局组建科技型企业服务团队,为重点企业配备“税务管家”,为每户企业建立专项成长档案,涵盖经营状况、政策享受、信用评价、辅导情况等信息,动态跟踪企业发展。同时,针对研发费用归集、辅助账目设置等易发风险点,定制科技型企业税务合规手册,开展“一企一策”合规培训,帮助企业规范税务管理,防范涉税风险,形成“政策赋能—合规增效—创新反哺”良性循环。
“税务合规不仅是企业抵御风险的‘护城河’、享受政策红利的‘通行证’,更是激发创新动能的‘催化剂’。”于福业表示,未来,柏宜电气将继续深化研发投入与财税协同,不断完善税务合规管理体系,朝着“两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年高新技术企业、五年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行,努力在智能应急照明细分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记者 燕烁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