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是我国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推出“调解·止争”融媒体栏目,记录法官分析案情、探究矛盾起源、用情用心化解纠纷全过程,展现人民法院如何通过调解这一工作方法定分止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敬请关注。
“其实,你们之间的分歧,说到底还是因为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争执不下,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咱们不如放下成见,一起为孩子想想。”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老法官调解工作室的退休法官张蕊芳收到了一面当事人送来的锦旗。这背后是一个关于司法温度与亲情修复的暖心故事。
张蕊芳对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从“争孩子”到“为孩子”,让亲情回归理性
2023年,陈某与李某协议离婚,约定孩子2岁前随母亲陈某生活,2岁后由父亲李某抚养。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陈某认为自己的教师职业优势和稳定良好的生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变更抚养权,让孩子继续随自己生活。
“我觉得我作为老师,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这对他的未来很重要。”陈某说。
这场抚养权之争,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双方情绪逐渐失控。
孩子随母亲陈某生活期间,李某在探视孩子时屡遭阻碍,心中的不满与愤怒也随之爆发,甚至公开指责陈某的家人,引发了两起名誉权纠纷。一时间,三起案件交织在一起,双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我只是想看看我的孩子,为什么就这么难?”李某在一次探视受阻后,愤怒地喊道。
退休法官张蕊芳接手了这起棘手的案件。她深知,孩子是无辜的,他的幸福与成长,才是这场纷争中最重要的考量。她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从孩子的最大利益出发,寻找解决之道。
面对情绪激动的李某,张蕊芳轻声细语地劝慰:“孩子还小,突然改变环境可能会让他感到不安。妈妈是老师,能给他更多的知识滋养,但爸爸的爱,也是他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阳光。我们可以一起商量,细化探视的时间和方式,让孩子既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也能享受到父爱的陪伴。”
“张法官,您说得对,我是太冲动了。但我就是想多陪陪孩子。”李某听后,情绪稍有缓和,低声说道。
经过几个小时的温馨对话,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对立的态度开始软化。
“名誉权纠纷”一揽子化解,促家庭“破冰”
通过与双方的沟通,张蕊芳意识到,要真正化解这场纷争,仅解决抚养权问题是不够的。于是,她提出了“一揽子调解”的方案,围绕孩子的健康成长,引导双方理性协商,一次性解决所有纠纷。
“我们不仅要解决抚养权的问题,还要把探视权、名誉权的问题都一并解决了,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张蕊芳在与双方沟通时说道。
在她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开始放下成见,坦诚交流。张蕊芳多次与双方单独沟通,了解他们的底线与期望,然后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她协助双方制定了详细的探视细则,让李某不再担心“失去孩子”,同时也劝说陈某及其家人理解、谅解李某。
“我愿意按照这个方案来,只要我能经常看到孩子。”李某在仔细阅读了调解方案后,认真地说。
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孩子由陈某抚养,但李某享有充分的探视权,包括周末、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的陪伴时间都明确细化。此外,双方还就名誉权纠纷达成了和解,李某向陈某的家人道歉,并承诺不再发表不当言论。
“张法官,真的很感谢您。我们之前太冲动了,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现在这样,孩子既能得到好的教育,我也能经常陪在他身边。”李某感慨地说。
“张法官,太感谢您了。为了孩子,我们以后一定会好好相处。”陈某也感激地说道。
调解结束后,张蕊芳还进行了回访,得知双方都能按照调解协议妥善安排探视,孩子甚至在李某家度过了一个温馨的端午节。那一刻,所有的纷争与隔阂,都化作了家庭中的欢声笑语。
银发力量绘就定分止争“新枫景”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嘉兴中院老法官调解工作室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该工作室让退休法官重登司法为民舞台、重回矛盾纠纷化解一线,共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200件,深受当事人好评。
嘉兴中院老法官调解工作室聘用的退休法官。张蕊芳等老法官们不仅是“咨询员”“调解员”,更是“温暖传递者”。他们在化解矛盾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讼。同时,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高校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法治座谈交流等活动,走进社区开展法治课堂,为“抓前端、治未病”工作贡献力量。此外,他们还发挥着“传帮教带”的作用,将司法智慧与敬业精神传递给年轻的法院干警。
嘉兴中院民一庭的青年法官助理孙双双,在谈及跟随张蕊芳参与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经历时,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之情。
她回忆道:“我曾有幸跟随张蕊芳参与过不少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工作。那些案件,就像一团团乱麻,每一件都缠绕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纷争。刚开始,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究竟该从哪里入手,才能真正走进当事人的内心,触动他们的心弦。然而,张蕊芳总是能凭借她那敏锐的洞察力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迅速拨开迷雾,精准地找到矛盾的症结所在。”
在张蕊芳的悉心指导下,孙双双逐渐领悟到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的真谛。她感慨道:“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知识,更需懂得人情世故、温暖人心。”
现在,孙双双已能独立承担调解工作,为当事人带来和谐与安宁,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蕊芳的言传身教。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还想为社会出点力。看到双方当事人因为我们的调解而重归于好,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张蕊芳微笑着说。
如今,像嘉兴中院“老法官调解工作室”这类依靠退休老法官助力基层治理的工作室,已覆盖嘉兴市五县两区,正从个案调解到类案治理,逐渐实现功能的深层次转变,有效推动了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下一篇:减速器板块活跃 福达股份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