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地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这是什么病?如何预防?
创始人
2025-07-16 11:15:04
0

近日,广东某地确诊 478 例基孔肯雅热,引起广泛关注。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常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方面,首要措施是防蚊灭蚊,清除积水,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清晨和傍晚)外出,外出时穿长袖长裤。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公众应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共同做好防控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7月15日,“健康顺德”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7月8日,该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白红莲就基孔肯雅热作出提醒: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广大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明显的关节疼痛或皮疹;还常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等不适。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如何救治?

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日常防护三句话:

1.翻盆倒罐清积水。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2.积极动手灭蚊虫。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3.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来源健康顺德、广州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西计算机】全球虚拟资产牌照... (来源:华西研究)华西计算机(一)全球虚拟资产牌照体系已基本成型全球虚拟资产牌照监管已构建起系统化的...
IPO周报|本周3只新股申购,... 本周新股申购迎来家居五金、消费电子和音频等3个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澎湃新闻根据Wind及公开信息梳理...
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6.... (来源:上观新闻)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21日06时28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纬54....
华泰 | 固收:全球金融体系的...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
解雇鲍威尔=摧毁美国抗通胀防线...   金十数据  美国正面临一个关键抉择:维护美联储独立性,还是让货币政策沦为政治工具?本文分析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