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xbankingresearch)
事件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社融与金融数据。6月末,存量社融同比+8.9%;M2同比+8.3%、M1同比+4.6%;人民币贷款同比+7.1%、存款同比+8.3%;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人民币存款+3.21万亿。
点评
6月社融信贷整体符合预期。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是财政保持积极、政府债供给持续发力;6月旺季信贷投放实现同比多增。其中,企业短贷为6月信贷多增的主要贡献项,季末集中投放冲量特征明显。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债务置换影响逐步减小。居民短贷、中长贷均小幅多增。综合来看,财政发力下,社融增长有支撑;实体信贷需求仍待进一步提振。
(一)6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源于政府债、贷款旺季投放。6月社融新增4.2万亿,同比+9016亿。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2.36万亿,同比 +1710亿,信贷投放季节性加码;政府债券净融资1.35万亿,同比+5072亿,体现财政保持积极,政府债供给持续发力。6月末社融同比+8.9%,环比上月提高0.2pct。往后看,三季度为政府债发行高峰,政府融资有望支撑社融维持平稳。
(二)6月旺季信贷投放实现同比多增,企业短贷为多增主要贡献。在年中各类指标考核等因素驱动下,6月银行贷款投放诉求较强,是信贷投放大月。6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7.1%,与上月持平。6月人民币贷款单月新增2.24万亿,同比+1100亿。从上半年来看,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2.92万亿,同比 -3500亿。上半年地方政府已发行超过1.7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隐性债务(进度85%),对银行表内存量信贷有较大影响。
企业短贷、中长贷均同比多增,票据冲量减小。6月非金企业贷款新增1.77万亿,同比 +1400亿。其中新增短贷1.16万亿,同比+4900亿,季末集中投放对公短贷冲量特征明显,跨季后或有回落。新增中长贷1.01万亿,同比 +400亿,为2月以来首次同比多增,反映随着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进入尾声,债务置换对中长贷的影响逐步减小。票据贴现减少4109亿,同比-3716亿;在资产收益率管理下,银行主动压降低利率的票据融资,上半年累计减少464亿。
居民短贷、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6月居民贷款新增5976亿,同比 +267亿。其中,短贷新增2621亿,同比 +150亿;或主要受618等消费场景带动。中长贷新增3353亿,同比+151亿。从6月地产销售情况来看,量价均有承压(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 -2.15%,17成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 -1.64%;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百城新房、二手房均价分别同比 +2.59%、-7.26%)。判断居民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主要体现按揭贷款早偿改善。考虑居民部门就业、收入、房价等未明显改善,后续居民加杠杆意愿仍待更多政策刺激。
新发放贷款定价总体平稳。据央行数据,1-6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此前1-5月央行公布值分别为3.4%、3.3%、3.3%、3.2%、3.2%),判断6月新发企业贷款利率环比未明显下降,年初以来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明显放缓。1-6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此前1-5月央行公布值均为3.1%),年初以来保持平稳。当前监管对银行理性定价、合理净息差持呵护态度,预计全年贷款利率下行幅度有限、速度平缓。
(三)去年低基数下,M1增速环比大幅提升。6月M1同比增4.6%,环比大幅提升2.3pct;主要与去年手工补息整改的低基数有关(24年4-6月M1增速基数较低)。M2同比增8.3%,环比提升0.4pct。6月人民币存款新增3.21万亿,同比+7500亿。分部门看,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和理财回表等因素驱动存款由政府部门、非银部分向企业、居民转移。居民存款新增2.47万亿,同比+3300亿;企业存款新增1.78万亿,同比+7773亿;财政存款减少8200亿,同比-7亿;非银存款减少5200,同比-3400亿。
投资建议
6月银行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回升;价格方面,今年贷款利率下行放缓,存款挂牌利率调降推动负债成本改善,预计上半年息差延续降幅收窄趋势,净利息收入边际改善。二季度债市回暖、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预计投资、中收等边际改善。在政策托底下,资产质量平稳,拨备仍有释放空间。综合量价质指标,预计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边际改善。各类银行来看,预计城农商行保持在第一梯队,优质区域行业绩领跑;国有大行营收、利润边际改善;股份行盈利降幅收窄,预计分化仍较大,部分业绩释放动力较强个股有望领跑。
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内在逻辑是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资产荒矛盾长期存在,银行股息较高且业绩稳定性强,配置价值将进一步突显。从资金面来看,政策持续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预计保险资管、理财公司以及在公募新规推动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均对银行板块有加大配置需求,有利板块表现。建议关注:(1)历史风险持续出清、低估值、主动基金显著欠配的股份行;(2)稳增长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之下,具备区位优势和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信贷增速大幅下滑;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导致风险抬升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等。
东兴证券研究所银行团队
分析师:林瑾璐 S1480519070002 15692169289
分析师:田馨宇 S1480521070003 17695678183
重要声明
文中报告选自东兴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银行行业:信贷同比多增,M1增速大幅提升-6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5年7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询业务资格)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受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本公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本公司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东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本订阅号不是东兴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研究报告均来自于东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避免订阅者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和目标价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查看本公司已发布的完整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行业评级。
本账号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账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账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以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与本公司或相关作者无关。
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