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读报忆当年
创始人
2025-07-16 09:18:09
0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往事】

  N张兆荣

  我在崇德县中求学时,参加了扫盲活动。那时,在1955年冬季,我已经是初三学生了,我们部分住校生在晚饭后,到邻近农村的合作社参加扫盲教学。

  一到合作社,黑板早已挂在墙上,二三十位社员已端端正正坐好。我首先站到黑板前开始教学。当时,没有扫盲课本,我这一晚教“合作社好”四个字。如何教这四个字,我动了些脑筋。例如,教“合”前,我先教“人”“一”“口”这三个字,当社员们会读、会写这三个字后,再教“合”字,就很快会读、会写了。这种教法得到了社员们的鼓掌。

  后来我到海宁中学读高中时,在1958年到辛江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学农活动。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参加扫盲。我开始对扫盲教学深入钻研,充分运用了老祖宗造字的规律,比如教“男”“炒”“妙”“吵”四个字的时候,先对象形字“田”“火”“女”“口”等进行了教学,再教“力”或“少”字。教“男”字时,我打比方说“种田要有力气”;教“炒”时,我说“炒菜时,火要大,时间要短(即少),这是炒菜的秘诀”;教“妙”时,我说“就是指女孩年少的时候,正是妙龄少女”;“吵”呢?“吵架没有好处,所以要‘少’吵架。”这样的教法形象生动,学员容易接受,不容易忘记。

  在海宁中学读高中时,我还参加了三个学期的读报工作。当时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十五分钟,举行读报活动。高中第一年,我被分去初一班级读报。在读报前,我做了准备,将报纸上的重要时政新闻加以整理,还经常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桐乡籍文化名人、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先生主编的《世界知识》,将信息归纳成近十五分钟的讲读内容。为了让同学专注听,有时我会提几个重要而简单的问题。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九旬老翁,他叫了我一声“张老师”,我仔细认了认后说:“我不认识你呀!”他说:“我是你的学生呀!”我说:“我岁数比你小,我怎么是你的老师呀?”他说:“你在辛江扫盲时,我听你上了好几次课!”噢,原来如此,我心中顿升自豪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廉价珠宝潘多拉,中国人不买了 来源:源Sight作者 | 周艺潘多拉在美国大杀四方,但对中国市场的耐心却接近尾声。近期据市场传闻,...
广电计量:投资者询问海工检测业... 投资者提问:公司新增了海工装备概念,其深海工程检测类业务主要为特殊装备客户提供服务,请问这类业务的市...
迈克生物(300463.SZ)... 迈克生物(300463.SZ)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四川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
深圳25分钟直达珠海东澳岛,大...   7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深圳⇌东澳岛)开通首发仪式在珠海东澳岛安麓酒店举行。当日,...
AI修图品牌像素蛋糕公布自研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界面新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