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积极加强新业态群体职业伤害保障。如今,在福建这片土地上,众多新业态从业者迎来了保障的新曙光。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他们的职业伤害风险得到更有效的覆盖。相关部门与企业携手,搭建起坚实的保障体系,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业态群体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这不仅体现了福建对新业态的关怀与重视,更让这些辛勤工作的人们在拼搏的同时,多了一份安心与保障,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福建加强新业态群体职业伤害保障
本月起,滴滴、美团、货拉拉等11家平台企业率先试点
记者15日获悉,福建已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省人社厅等11部门近日印发的《福建省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福建11家试点平台企业为:出行行业的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即时配送行业的美团、饿了么、达达、闪送、顺丰同城;同城货运行业的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满帮省省。
缴费标准方面,2025年按国家确定的行业缴费基准额缴费执行:出行行业按每单0.01元执行,即时配送行业按每单0.07元执行,同城货运行业按每单0.18元执行。
2026年起,人社部门会同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收支情况,适时对行业缴费基准额进行调整,综合考虑职业伤害费使用、事故发生率等因素,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则,优化缴费政策,完善缴费基准额和基准额浮动机制,确保待遇足额发放。
各地人社部门要加强部门协同,牵头做好试点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人员的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审核支付等工作,确保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落到实处。依法依规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职业伤害保障经办服务,健全人社部门、商业保险机构工作协同机制,推动职业伤害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核定发放“三件事”集约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办理,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
根据方案,省人社厅按照全流程业务信息化要求,升级完善省级集中社会保险业务系统。对接全国集中的职业伤害保障信息平台,适应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一站式”申领需求,与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办理事项相衔接匹配,优化职业伤害保障业务流程,建立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对接机制。
方案强调,各地要按照应保尽保原则,督促相关平台企业按时足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费,做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
据悉,试点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方案有效期3年。试点期间,在福建运营的上述试点行业的其他平台企业,可自愿申请参加试点,在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按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后,逐步纳入福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记者 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