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期待“吹哨人”助力安全生产群防群治
创始人
2025-07-16 08:05:38
0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评论员 韩韫超

不难想象,当越来越多的员工都能掌握本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技巧和判定标准,养成提高警惕、抓小抓早的职业习惯,企业的安全生产质效会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将更加平稳。

设备技术人员察觉设备泄漏、发现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现场巡检员辨识蒸馏釜腐蚀隐患……7月12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4个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企业内部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相关操作,成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企业对这些事故隐患的“吹哨人”给予千元奖励。

安全生产关乎劳动者的生命,也关乎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在生产经营单位,一线劳动者是最灵敏的风险感知“触角”,有第一时间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便利和优势。为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双方的积极性,提升从业人员爱企如家的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有效防范遏制事故发生,2024年7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报告内容和途径、奖励资金的落实方式等,同时对相关行业和领域建立实施这一机制给出了时间表。

此番湖南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相关案例,是当前各地相关行业领域认真落实上述意见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各省(区、直辖市)发布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应急管理部也陆续从中选取多起案例并予以公布。“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这些真实鲜活的案例既是对涉事单位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回溯与复盘,也是广而告之、形成良好宣传示范效应的有效载体。

首先,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提示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这一奖励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因为“吹哨人”的积极作为,企业内部的隐患才被及时发现并消除。企业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对相关安全生产制度及时“打补丁”,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消除事故隐患的良性循环,不仅让更多人看到将员工转化为企业“安全传感器”的好处和价值,也让相关机制的落实更顺畅。

其次,这些典型案例的发布提示每一名从业者切实提升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努力成为能够精准感知并帮助企业消除隐患的有心人——闻到奇怪气味、听到异常声响、触摸到不该有的高温,这些隐患点正是备忘录,提醒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点留意相关位置和环节。

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成功避免事故发生的真实案例,能够让更多员工看到“吹哨”的意义与价值,也能进一步激发员工担当作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毫无疑问,保障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制定完善操作规程和风险管控措施、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应急资源保障与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多地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及时发布典型案例,是对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推动形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负责人操心”到“大家共同操心”的群防群治局面。不难想象,当越来越多的员工都能掌握本行业领域的事故隐患排查技巧和判定标准,养成提高警惕、抓小抓早的职业习惯,企业的安全生产质效会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将更加平稳。

目前,“吹哨人”制度已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奖励主体也从监管部门延伸至生产经营单位,但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相关机制或者存在有机制不运行、员工知晓度参与度低、奖励未实际兑现等问题。有关地方和企业还需进一步作为,让好制度真正得到落实,让隐患“动态清零”。期待这些有效机制和举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7月16日华北废钢市场持稳运行... 7月16日华北废钢市场持稳运行 明日市场盘整调整   7...
男子失业后负债,让女友、女主播... 来源:新闻坊 事业有成的"富二代"为女友还债的"好男友"……这些精心打造的人设让上海一男子成功取得女...
黄仁勋:我非常想买小米电动车,...   Hehson科技讯 7月16日下午消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会。  黄仁...
分析师:金价温和上扬 市场等待... 格隆汇7月16日|金价在周三温和上涨,因美元走软,投资者正等待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谈判更加明朗...
归国华侨心系香云纱 展现东方“... 7月16日,广州市锦纶会馆播放的香云纱时装秀片段。“香云故里”品牌主理人、归国华侨王雪以香云纱为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