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自己乘坐网约车时被司机加收3元空调费。记者联系多家网约车平台,客服人员均表示,乘客无需支付空调费,但很多网约车司机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平台推出优惠券降低乘客乘车费用,却未减少对司机的抽成。
网约车空调费的争议核心在于是否合理。司机若强制收费,涉嫌侵害乘客权益;若妥协,则牺牲自身利益。换句话说,当运营成本显性上升时,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如何公平分摊?
破解困局需重构规则。平台应优化收费设计,建立动态调价机制,比如夏季订单可增设“空调服务费”选项,费用纳入订单由大家共摊,同时降低该订单的抽成比例。司机需履行基础服务义务,保障乘客降温需求,违规者予以相应惩罚。监管部门应介入定价监管,将高温补贴纳入司机权益考核,杜绝以罚代管。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车入局正重塑行业成本结构。电车运营本就更依赖电能消耗,夏季使用空调将放大成本压力。平台若仅以低价策略吸引乘客,却不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很可能导致服务品质崩塌。唯有将各方诉求嵌入制度设计,才能平息争议——司机获得合理劳动回报,乘客享有安心消费权利,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