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转自:千龙网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设置“六链一展区”,举办形式多样的会议活动以及趣味互动体验。链博会怎么逛?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了一份指南供参考。
看点
230多家企业首次参展
链博会将设置先进制造、智能汽车、绿色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科技、健康生活和供应链服务,一共是“六链一展区”,展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最新成果和经验。
本届链博会新面孔多,参展企业中有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一些国内重要产业集聚地的企业积极组团参展,比如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新锐企业将组成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参展,湖北将有18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美国英伟达也将首次在链博会上亮相并且参展。
新产品多,预计展期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秀首展,比上届增加10%。这届链博会首创设立了“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集中发布参展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
新看点更多,今年在先进制造链展区增加一个创新链专区,展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过程。专区将有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既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也有我国的主管部门。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展示覆盖68万条存量专利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盘活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将“一条龙”展示创新产品应用的迭代场景。
在成果发布方面,开幕式上将发布《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坚持创新引领和数智供应链发展,打造绿色可持续供应链,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
第三届链博会将发布“一报告四指数”。“一报告”指《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四指数”是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其中创新指数、韧性指数是首次推出。这四个指数将为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合作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首次绘制“六链一展区”产业图谱,呈现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重点材料、技术、产品和企业,并在各展区入口动态展示。还将发布《产业链风险研究白皮书》,精准识别产业链的风险点,提出解决方案。
目前,各方参展参会情况超出预期。在本届链博会上,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将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境外参展商占比达到35%。连同参展商带来的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将达到1200家。目前已有100余家境外机构确认届时组团来华观展洽谈,比上届增长30%。
洽谈
参展商一起“做蛋糕”
链博会不追求成交额,而是把助力供应链的合作放在首位,通过促进企业间的深度交流,“找朋友、找伙伴、找应用场景、找解决方案”。本届链博会在推动政企之间、展商和专业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同时,专门策划组织比往届更丰富务实的对接洽谈活动。
第三届链博会对接洽谈活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10+2+N”。“10”是围绕供应链的国际合作,组织举办10场主题活动。目前已经邀请到100多位主题活动的发言嘉宾,包括院士专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9家国际组织的负责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内外商协会的负责人。“2”是指两场主宾系列活动。主宾国泰国和主宾省山东省将联合举办“主宾国遇见主宾省”的主题活动,广东省作为主宾省将举办国际供应链合作大会。“N”是相关的政府部门、商协会机构和企业组织的供应链主题专场活动,目前已经确定的活动超过40场。链博会不是促进商品的展销,而是重点促进产业的合作;链博会也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的“链接度”。所以,链博会上的参展商不是“对手”而是“队友”,不是互相“抢蛋糕”,而是一起“做蛋糕”。
今年,链博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优化企业对接,努力打造链博会“找朋友”模式的3.0版本。一是推出“网上链博”,提升参展商数字展台的曝光度。二是拓展“参展履历”功能,对参展商“数字画像”,支持参展商自主更新历史展品与解决方案。三是开发为链博会量身定制的“匹配—触达—互动—追踪”全流程自动化对接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展前展中展后全时段在线商务互动,提升商务接洽活跃度与转化效率。
体验
观众提前注册免费入场
本届链博会7月16日到18日主要向专业观众开放,19日到20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所有观众都可以免费入场。通过中国贸促会的微信公众号以及链博会的官网、公众号等渠道提前进行注册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参展企业会举办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互动交流活动。
比如,在虚拟座舱体验区,现场模拟低空游览场景,观众可以一键操作体验 VR“自驾出行”;现场感受珠峰极限场景;参与人工智能绘图工具创意工坊等活动。
此外,现场还有众多特色茶饮、养生零食、茶冰淇淋品尝,以及中医 AI 健康辨识、制作手串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