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支付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即便是传统金融巨头也不得不入局。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JPM.US)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他个人并不理解稳定币的吸引力,摩根大通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参与。
“我们会涉足摩根大通的存款币以及稳定币业务,这是为了理解它,也为了精通它,”戴蒙说,“我认为稳定币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不理解为什么要使用稳定币,而不是直接用传统支付方式。”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挂钩、旨在保持稳定价值的加密货币。尽管戴蒙一贯对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持怀疑态度,作为全球支付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摩根大通每天处理的交易规模高达近10万亿美元,在稳定币和数字支付成为主流趋势的背景下,摩根大通必须有所动作。
上个月,摩根大通宣布将推出一种“有限用途”的稳定币,仅供其机构客户之间使用,而非面向公众。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稳定币”在可接受范围上的差别,反映了该行的谨慎策略。
不仅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与美国银行(BAC.US)也正在研究稳定币相关业务。花旗高管在周二的财报会上表示,该行正在探索发行“Citi稳定币”的可能性,并看好代币化存款和加密资产托管服务的前景。受此消息影响,花旗(C.US)股价周二涨3.68%。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此前也表示,该行未来可能参与稳定币领域的探索。
稳定币被视为一种可能替代传统银行支付通道(如ACH和SWIFT)的方法,后者因技术老旧、结算时间长等问题而饱受诟病。稳定币若能在合规框架下实现更快、更便宜的跨境支付,将对金融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戴蒙坦言,面对Fintech公司对银行业务的“渗透式重构”,传统银行必须警觉。他指出,“这些科技公司非常聪明,他们试图创造类银行账户,进入支付系统和积分奖励机制领域。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觉,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参与。”
他还提到,银行业未来有可能通过类似“Zelle”合作模式,共同开发稳定币解决方案。Zelle是由美国多家银行联合推出的即时支付工具,用以对抗PayPal和Square旗下的Cash App等新兴支付平台。
当被问及银行之间是否有计划就稳定币合作推出统一平台时,戴蒙并未正面回答:“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暂且保留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假设,我们正在考虑这一切可能。”
上一篇:甘肃身在上游争当上游
下一篇:整合资源爱心驿站温情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