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经济运行
“稳”的主基调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当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1.1%。
夏粮稳产丰收,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增长加快。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4万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
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盛来运说,下阶段,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消费政策
还会继续加力
盛来运称,不少国际机构还有一些投行对全球经济预测发表展望报告,多数机构都是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放缓,但这些机构大多不约而同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显示了国际机构和投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据盛来运介绍,上半年“三驾马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分别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31.2%。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到,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这意味着下半年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下半年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各地也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对下半年的消费,我们仍然充满乐观预期。
盛来运表示,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而且投资结构在改善。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从深层次因素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行业投资相对来讲比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下半年物价
会低位温和回升
盛来运表示,近期价格低位运行具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特点。下半年价格会低位温和回升。有几个支撑因素:一是经济保持稳定向好态势,总需求持续扩张。二是相关政策尤其是扩内需政策继续显效。三是中央有关会议要求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四是假期效应还在显现。五是技术性因素,下半年无论是CPI还是PPI,翘尾因素会减弱。从这些角度看,我们判断价格会保持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中国政府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一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大“朋友圈”,推进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风险。从这些措施来看,效果非常明显。随着这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促消费、稳投资、拓外贸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将继续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