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农贸市场鲜肉合格证“指尖查”
创始人
2025-07-16 02:41:06
0

    本报讯(记者  王薇)本市正在加快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平台建设,并在全市农贸市场猪肉销售商户推广使用,实现猪肉“来源可追、群众可查、安全可控”。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先行先试,其开发的“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已在通州区12家农贸市场的全部畜禽产品销售商户推广运行。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梨园聚元鸿市场,检查畜禽商户进货查验(微信小程序使用)情况。市场内,从事猪肉、鸡肉和牛羊肉销售的摊位都集中在市场中间区域,这里的每个摊位的醒目位置都张贴着一张印有“扫码溯源”的二维码。

    一名市民刚从一个摊位买完猪肉,随后在执法人员的指导下,打开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之后手机屏幕立即跳转到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在这里,这位市民所购买的鲜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整个查询过程用时不到半分钟。“实在太方便了,以后买肉也更放心了。”这位市民高兴地说。

    “以前我们这些商户都要按照市场(主办方)的要求做纸质台账,现在有了这个小程序,我们也方便,顾客买肉也放心。”在该市场从事猪肉销售的摊主张女士说,每天开市前,她会把批发商提交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图片等及时上传到小程序,方便顾客查询。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过去,市场里的食品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需要将食用农产品纸质凭证收集在一起,市场管理方和消费者也很难及时掌握这些溯源信息,这成为农贸市场领域影响食品安全共治的一个瓶颈问题。“当前我们正在扎实推进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实事,小程序的开发和推行是深化智慧监管,主动探索提升农贸市场进货查验标准化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是用好数字化服务手段方便群众,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通州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张国超说。

    张国超介绍,“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落地,同时也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市场管理方可以通过管理端账号随时查看市场内所有商户的索证索票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利用监管端账号进行线上抽查,通过非现场监管降低现场检查的频次,在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减少了对经营者的打扰。

    供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 转自:人民日报  当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开始寄出,莘莘学子即...
抗战烽烟 | 携手共筑血肉长城 (来源:军事科学院)携手共筑血肉长城1938年10月,新四军第3支队官兵在马家园战斗中坚守前沿阵地。...
丰华股份聘任37岁丁河明为职工... 7月16日,丰华股份公告,聘任丁河明先生为公司职工代表董事。资料显示,丁河明,男,1988年11月生...
【经济日报】容量电价助力煤电转... (来源:电力国际汇epintl)煤电正在逐步适应角色转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
浙江渔船在国际海域救援台湾渔船... 中新网7月16日电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据报道,近期一艘浙江远洋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