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包括3项新制定的业务指引及2项修订的业务指南。此次发布的系列配套业务规则,是证监会此前发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配套业务规则聚焦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支持、优化发行上市审核机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核心内容,为“硬科技”企业开辟了更包容的资本通道,引发了上市公司、券商投行及创投机构等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讨论。
上市公司:政策增添研发攻坚底气
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指出,此次配套规则的落地为处于研发攻坚阶段、暂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将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
奥比中光董事长、总经理黄源浩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置与第五套上市标准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拓展,从制度根基上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搭建了更顺畅的融资通道。“公司2022年以未盈利状态登陆科创板,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包容环境。”他认为,改革举措将推动科创板形成创新驱动的生态闭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则强调,政策精准聚焦“硬核”科技企业需求。“允许技术突破、研发投入大但暂未盈利的企业上市,同时优化再融资流程,将助力企业突破‘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的瓶颈。”他以公司为例说,当前正加大大算力AI推理芯片研发,政策支持将加速其在大模型云端推理、AI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布局,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泽璟制药是科创板首家按第五套标准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盛泽林对此感触颇深:“此次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是行业重要里程碑。”他介绍,公司上市后已实现多个创新药获批,政策将进一步支持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加快研发与商业化,完善资本市场对长周期创新企业的服务能力。
券商投行:专业服务提质增效
券商投行认为,科创成长层配套规则的发布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将通过多层次制度设计引导资本流向硬科技领域,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
中信证券投行委主任孙毅指出,第五套上市标准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未盈利企业补齐了融资短板。“规则明确科创板服务‘硬科技’的方向,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真正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他提到,规则针对成长层企业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也作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帮助其充分识别未盈利企业风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科创板改革以“包容、灵活、周密、稳健”的制度安排回应了科技企业需求。“通过畅通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渠道、完善风险揭示机制,将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筑牢金融基石。”他表示,银河证券将持续深入践行国有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积极支持和参与科创板改革,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发展。
招商证券副总裁刘杰认为,科创成长层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闭环的关键一环。“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作为审核参考,形成‘责任捆绑效应’,机构以资金和声誉背书,有助于市场识别优质企业。”他强调,招商证券将严格履行中介责任,向投资者精准揭示风险,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华泰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陈天翔也提到,科创成长层为早期创新企业提供了过渡性平台,既丰富了投资者组合,又便于风险识别,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创投机构: 耐心资本助“硬科技”成长
创投机构普遍认为,此次改革将加速“科技-产业-资本”循环,推动社会资本聚焦“硬科技”投资,为创新企业提供长期耐心资本。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曹正表示,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143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深刻体会到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推动作用。“‘1+6’政策夯实了制度基础,在增强包容性的同时保护中小投资者,将提升科创板对优质企业和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他认为,政策将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精准的资金支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刘济帆指出,科创板新政是制度的重大升级。“科创成长层与第五套标准的优化,提升了对人工智能、创新药等长周期领域的包容性,近期多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即是明证。”刘济帆提到,新政支持的前沿方向与达晨财智聚焦的新质生产力赛道高度契合,将进一步坚定投资信心,加速“科技-产业-资本”高效循环。
浦东科创集团海望资本执行总裁孙加韬则观察到,科创板已带动全社会投资方向转向硬科技。“近86%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获得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的支持,不少原投资消费、互联网的创投机构纷纷转投‘硬科技’。”他认为,允许未盈利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为“硬科技”生态繁荣注入持续动力。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规则落地,标志着科创板在服务科技创新上迈出更坚实一步。从企业到机构,市场各方均期待政策能加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年内清算基金数量超130只
下一篇:稀土为什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