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星报讯 7月14日,全球潮流文化娱乐领军品牌泡泡玛特(POP MART)在合肥市之心城亮相,正式开启安徽首家城市旗舰店的潮流盛宴,为安徽潮流文化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当下,盲盒、解压玩具等情绪消费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重塑着商业格局与消费生态。
爆发式增长的“情绪消费”
“拆开的不仅是盲盒,更是生活里的小确幸。”在各大商场的潮玩店里,盲盒总是被摆在进门的“第一眼”区域,也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消费者被盲盒拆封前的未知感与拆封瞬间的惊喜情绪所吸引,乐此不疲。“LABUBU玩偶走红,正是精准把握了消费者对情绪体验的追求,抽到隐藏款后分享到社交平台,不仅满足个性化表达,还能获得圈层认同感。”相关业内人士分析。
6月10日北京永乐春季拍卖会上,一只薄荷色的LABUBU玩偶以108万元的惊人价格落槌成交;同一场拍卖会上,另一只棕色限量版LABUBU也拍出82万元高价。LABUBU为何爆红?业内普遍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情绪消费是悦己经济的关键表现,而Z世代是主力军,他们更加关注自身感受,追求个性化表达,愿意为自我愉悦感和兴趣爱好买单。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新青年“兴趣消费”行为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青年消费需求类型中,日常需求、取悦自我和IP联名位列前三,占比依次为46.60%、46.28%、39.81%。37.70%的青年在消费时还具有社交需求。
“体验感”成核心吸引力
情感化消费中,“体验感”成为核心吸引力。
在合肥银泰百货(政务店)的名创优品门店,形态各异的“捏捏乐”玩具成为年轻人的新宠。“95后”白领王女士表示:“工作压力大时捏一捏,瞬间轻松不少。”类似“拒绝蕉绿”这样的解压玩具,正通过触感反馈为都市人提供即时情绪释放。
而在合肥新粮仓文化商业合集的“止痒商店”,丑萌文创、“主唱反调”挂件、个性标语轻体量小物等吸引年轻人打卡。“每次看到这些东西,心情都会莫名好起来,让人觉得很幸福。”消费者王蕾说,虽然是小物件,却能为情绪充值。宠物经济将“陪伴需求”转化为消费动力。之心城的猫咖里,顾客可一边撸猫一边喝咖啡、玩桌游;“猫猫手工店”“狗狗花店”等特色店铺也陆续涌现,借萌宠吸引客流。
面对这一趋势,商家纷纷调整策略,有的商家加强产品创新,赋予商品更多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如推出带有“平安喜乐”字样的文创产品;有的商家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如露营营地、DIY工坊等,满足年轻人的社交与情感需求。
“情绪消费”莫让自己添堵
不止是年轻人,很多中老年人也有情绪消费。比如,很多中老年人去看一些歌手的演唱会,也是一种情绪消费。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的《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2024年刀郎巡回演唱会观众中,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占比高达44.5%,远高于均值。此外,2024年周华健、刘德华巡回演唱会,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分别占20.3%、10.7%。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基本的吃饱穿暖之外,有更多其他层面的消费需求。同时,现在人的生活状态比较复杂,各种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人面临着复杂的场景,因此也需要解压,焦虑情绪需要释放。
这种“情绪消费”不仅是市场现象,更是城市文化变迁的缩影。
不过,情感化消费红火的同时,隐忧渐显:非正规渠道购买的捏捏乐存在材质异味,二手盲盒交易中出现“虚假预售”。警方提醒,购买需通过正规门店或平台,勿轻信社交群“低价引流”信息,避免泄露敏感信息。未来,随着情绪经济的深化,合肥或将成为更具活力的新消费试验场,推动城市商业生态的持续创新。
上一篇:到底是谁在引领重卡行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