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上海报道
“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中国越野车的发明者’,北京越野参加过很多次阅兵、项目赛事、挑战,迎接过很多国家的大事,我们这个品牌和国家的盛事结合得比较紧密。但在市场中的声音很少。我们在思考,作为一个老牌企业,如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走到寻常百姓家里面去。”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昊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主题论坛上分享。
1958年建厂,北京汽车拥有67年的历史积淀,曾打造出BJ212等经典车型,并多次参与国家盛事。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一老牌企业面临市场声量小,品牌知名度低的挑战,老牌车企如何焕发新生?王昊提出了“五个转型”战略,推动北京越野从传统硬派越野向更广阔的市场迈进。
2020年以前,越野车一直是小众市场的代名词,高昂的价格和硬核的性能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2020—2024年硬派越野市场占有率虽有所提升,但在整体 SUV 中的销量占比仍然较低。东北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占有率分别只有 1.98%、1.86%、1.82%、1.95%、2.71%与 2.91%。
相比发达国家来说,国内硬派越野车的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打破边界,实现“越野平权”
近年来,以长城、北汽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深耕越野车市场,正在推动了越野车平权,并向轻越野发展,与此同时,新能源也正在重新定义越野SUV。
北京汽车通过技术革新,将硬派越野“做软”,推出更智能、更省油的泛越野车型,以此降低用户门槛。
“我们希望让喜欢越野的朋友买得起、开得上越野车。”王昊表示,“我们推进越野从‘小众品’向‘大众品’的转型,通过一系列泛越野车型,把客户圈层逐渐从专业的越野派向泛越野的用户,向更多城市SUV的用户,甚至很多豪华品牌的用户开始推进。”
用新能源技术重新定义越野也是北京汽车正在做的事。传统越野车依赖大排量燃油发动机,而北京汽车通过电动化转型,赋予越野车新的生命力。增程式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越野场景中的补能焦虑,同时降低了油耗,让越野车在环保与性能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希望推进从‘燃油’向‘新能源’的转型,过去的越野车,特别是硬派越野基本是燃油车。现在我们让越野车带上了电,通过增程技术,实现越野车长续航,解决了长途穿越中补不了能、续不上电的缺点,让越野车焕发了新的产品生命力。”王昊告诉记者。
记者从王昊处了解到,北京汽车BJ40增程版和BJ60雷霆通过增程技术,实现了1200公里的超长续航,既满足了越野需求,又兼顾城市通勤的经济性。
过去,硬派越野车在城市中使用体验不佳,油耗高费用贵。而北京汽车通过优化设计,使新车更适合城市路况。例如,BJ40增程版的纯电续航达153公里,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同时保留越野基因,实现“一车多用”。
北京汽车正积极转型为“用户型企业”。王昊讲述,老牌车企过去与用户距离较远。“过去老牌企业和用户之间通过4S店对话,和车企高管没有直接对话渠道。”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的生存发展,不能只聚焦于小众市场,不能只盯着工厂,还要面向用户,造用户更喜欢的车。我们正在从‘生产型’企业全面转向‘用户型’企业。”王昊告诉记者,他亲自运营视频号,直接与用户互动,收集反馈。
中国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有句话叫‘品牌如树,用户如光,只有充足的阳光,才能助力大树的枝繁叶茂,开出灿烂的花’,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在演讲中,王昊深入阐述了品牌建设的核心逻辑。他用一句话解释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王昊对比了国际百年车企的发展经验来说明品牌建设坚持“长期主义”的重要性,“像奔驰都是100多年的企业,长期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可信赖、更好开、更好用的车,这样才能建立起品牌。”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品牌出海也要坚持长期为用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优质产品。
王昊认为,要从产品和服务两个层面来建立这个品牌,好的品质,长期的服务才能让用户信赖这个品牌。“用户用车,一个是开,一个是服务。要长期提供高品质、有温度、可信赖的服务。”王昊强调,品牌建设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品牌建设的长期主义应该坚持的就是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只有用户认可你,你才是品牌,用户不认可,你就是个牌子。”
“3个月内走访20余家经销商,与100多位用户面对面沟通。”王昊分享了他与用户直接交流的实践:他自己运营的视频号,评论区有用户提的问题,有用户投诉,有建议。但他坚持不删除视频号下的任何评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只有真诚面对用户,才能换来他们的信赖。”
尽管新媒体营销已成为行业标配,但王昊提醒,流量不应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他解释道,“虽然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但流量不一定要和品牌建设强挂钩,更好的流量来自用户。”
何为“更好的流量来自用户”?王昊讲述了品牌与用户共创的故事。“我们很多用户自发地把他用车的小故事、小技巧、小想法,通过视频或者短剧的方式展现出来。我觉得和用户共创的方式比厂家单纯投放流量好得多,而且这才是真实的声音,它的可信赖程度也会更高。所谓‘品牌建设’,一定是一个好产品接一个好产品造出来的,也是一个用户接着一个用户服务出来的。”
“现在各个车企特别重视新媒体营销,我们也很重视,但新媒体营销不能走偏了,还是要围绕用户来做新媒体的营销,它可以助力品牌的建设,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地为了炒作而炒作,为了话题而话题,还是要一个一个扎扎实实做产品,一项一项扎扎实实做服务,只有产品和服务做好了,你的品牌建设才立得住。”王昊认为,流量是品牌建设水到渠成的结果。
演讲最后,王昊谦虚地表示:“‘我是全网车圈粉丝量最少的董事长’,这个话时时刻刻提醒我不要追求粉丝量,而要追求企业产品的品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一点点地把品牌建起来。国际品牌都是几百年才建立起来的,德国品质、日本品质、韩国品质,中国品牌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虽然我们这个企业存活的时间很长,有60多年历史,但做品牌还是‘小学生’,希望向更多优秀的车企学习。”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