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最近大星看到很多山姆会员都在抱怨,主要是因为山姆最近密集上新了好丽友、卫龙和徐福记等品牌的新品,且下架了之前广受好评的一些爆款产品。
我是花了会员费事进来享受你说的严格品控会员服务的,结果你就给我选点配料表比出师表还长的玩意儿?
气不过的会员们从会员权益减少数落到品控下滑,渐演变成了对中国区管理层的不信任,最终滑向危险的阴谋论:
是不是管事儿的换成中国人了?
你还真别说。
5年前,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变成了朱晓静。这位咨询公司麦肯锡出身的商界女强人在进入企业界后先后供职于霍尼韦尔、恒天然和沃尔玛。
去年,沃尔玛旗下的山姆管理层开始了大调整。中国区有中文名的老外总裁退休,换了个没中文名的老外当代理总裁。COO换成了2022年加入沃尔玛的郑硕怀。
郑总也是咨询公司出身,最早在贝恩咨询。公司对他的官方评价是任职期间领导公司地产团队加快了山姆会员店的新店开发步伐,推动了山姆云仓网络的扩展。
现在山姆在中国有53家门店,会员超500万,去年营收超千亿。对此沃尔玛总部是非常满意的,他们夸奖过中国团队,说自己表现最好的门店都在中国。
在财务系统的领导看来,业绩增长和山姆的拓店速度还有线上极速达服务强相关,也就是门店+云仓。增长速度不单碾压所有国内竞对,就连老家竞对Costco也远远不是对手。沃尔玛的CFO多次在财报会上夸奖过相关业务线。
然后业务线相关的领导比如郑总就升职了。再然后,关于品质下滑和权益减少的社交媒体反馈就越来越多。
很多朋友是看到好丽友和卫龙才质疑山姆,说这套减质增效的打法也太中国本土超市了。
但是要让大星说,改变都是悄悄开始。当时大星在山姆App上买牛奶,一款Member’s Mark的符合欧盟标准的牛奶我差点就下单了,在看配料表的时候发现满屏都是马赛克,但末尾有一行不清楚的小字:
蒙牛。
我相信这是符合欧盟标准的蒙牛,我也相信山姆的品控,所以我不买不影响这款牛奶变成了爆款。
我就是好奇,恒天然出身的朱总,肯定不会忘记恒天然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吧?
2008年,正是他们通过外交渠道举报了自己参股的三鹿,导致三聚氰胺丑闻大白于天下。当年涉及丑闻的,不只有三鹿,还有谁朱总还记得不?
不记得第一次,后面无数次就无所谓了。
就比如6月在山姆上新的“低糖好丽友派”,比原配方减少了80%的糖分,同时增加了30%的可可含量,一盒48枚还不到50块。
看起来没毛病,但会员们为啥不买账?最大的原因不还是2022年的双标事件吗?只给中国和俄罗斯涨价就罢了,网友们还发现中国版里有反式脂肪酸,而韩国本土版没有。
好丽友当时回应也很随意,就是iPhone备忘录敲了一段然后截图就发出来了,说是:
翻译有误。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思密达。
这次会员们在社交平台上闹,被很多网友说是中产装X不接受中国品牌。对此大星是不同意的,大家为什么愿意付会员费去一家超市,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其它超市太烂了。
品牌只要给进场费就能上架,给营销费就能摆在好位置,全链条吃回扣的腐败最终结果大星是见识过的,在一些小地方的超市里,牛奶区你甚至都能看不到真的牛奶。
大星有个朋友对此前山姆在中国发展这么快这么好有个精准总结:
它只想赚你的钱,不想要你的命。
作为消费者,我不需要你跟我谈什么情怀和奉献,你收了我的会员费,就把品控做好,尊重消费者的心理,那些犯过错的品牌不要悄悄进店,还有不要玩那一套马甲游戏——盼盼你换成panpan我也认识。
退一万步说,山姆的高管之前说如果商品没有差异化,没有会员价值,就必须要从山姆撤出。那么现在请解释一下,好丽友和溜溜梅的差异化和会员价值在哪儿。
大星看到很多消费者在给沃尔玛总部写信反馈,这是极好的,大家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到安全的食品,不是美国资本认为的中国团队的拓店速度。
醒醒吧,房地产救不了山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