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午休时间的白领;有多少人的薪酬会因AI提升生产率而上涨?图片来源:REUTERS/Charles Platiau
John Letzing
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学数字编辑
数十年来,“生产率-薪酬差距”持续扩大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不断增长的产出与停滞不前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指出,“加剧不平等”是AI相关风险之一。
但全局思维可能创造并发展出新的(薪酬丰厚的)人类专业知识领域。
如果你想知道AI是否会降低人们在一个标准工作日中的薪酬/产出比,你可以问问AI。
是的,最近,ChatGPT用一贯冷酷的口吻告诉我:“这种结果高度可能”。但它也说,这“并非不可避免”。
数十年来,“生产率-薪酬差距”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与生产率增长乏力的担忧相比,这一问题常常处于次要位置。但即便是有限的生产率增长,似乎也已经跑赢了工资的上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如今,AI无处不在,这意味着不仅仅流水线工人会被高科技“捷径”边缘化,大量受过大学教育、从事通常称为“知识型工作”的人群也是如此。
在上一轮技术变革的大浪潮中,从事“知识型工作”的全球劳动力群体曾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这一次,他们可能会自行分化。人们一般不会在领英主页上列出“传统管理技术结构”,但这一结构涵盖许多白领,他们不仅希望保住工作,还期待薪酬能够随着所创造价值的增加而上涨。
最近,一项针对新近配备了AI助手的软件开发人员的实地研究为当前的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指引。经验最少、薪酬较低的员工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相对生产率,那些经验更丰富的同事突然失去了获得更高薪酬的理由。
在中产阶级财务日益不安全的当下,这可能是一个问题。
指数(1948 = 100)按季度计算;薪酬为非管理岗位数据图片来源:经济政策研究所
抓住变革带来的现实机遇,而非谨小慎微地绕开它,可能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至少对普通格子间的办公族来说不那么简单。但有关AI引发职业不安全感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安是可以通过建立自我效能感缓解的,即相信人可以掌控自己的职业命运。这种信念可能带来更积极的进步,而不是节节败退。
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管理自己的AI工具“团队”是理想状态。这意味着确保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获取AI工具。
在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中,近一半受访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增强”将是AI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最大益处之一,而“加剧不平等”也被列为其评估的最大风险之一。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政府在“技能提升和再调配”方面的支出应当成为优先事项。
用AI提高产出,薪酬也应该上涨吗?
根据标准经济理论,生产率和薪酬应基本同步上升(卡尔·马克思对此发表过一些看法)。但从197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的工资水平便开始与生产率脱钩。随后,日本也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经历了更夸张的脱钩。
提到的原因包括:薪酬上涨集中在更高级职位的人群中;总体上,收入从员工向股东转移;为了控制通胀而对失业率有更高的容忍度。与此同时,自动化进程中虽然有许多赢家,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输家。
我们所看到的生产率-薪酬差距的大小可能因衡量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排除那些往往更可能获得加薪的管理岗位人员,只比较私营部门剩下的大量员工与整体生产率,那么这个差距是惊人的。如果换一种更精确匹配的比较方式,结果则不那么触目惊心。两种衡量方法的支持者在一点上意见一致:生产率需要加速,而且要快。
关于AI何时将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帮助应对这一问题,仍存在一些争议。有一点似乎很明确:部分员工已经能够借助AI,以更少的投入完成更多的工作。
首席经济学家们对AI的预期影响发表了观点。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问题在于,是否更少人能够享受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未来收益。“想要”为尽可能多的员工提供最好的工具和培训不一定等同于“付诸实践”。
新一轮“输家”的形象已经有所呈现。大量被取代的白领找不到新的工作。
如果市场现实决定了这些领域中高薪岗位数量的减少,那么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曾经的转型可能将会重演。这些地区此后一直在努力恢复损失,不仅是出于现实需要,也是出于政治考量。
一位重要的AI先驱曾表示,从事决策类工作的人群可能想要考虑发挥其他人类独特优势(如对生拇指)的工作。管道维修是一个例子。其他人则认为不一定要走到这一步。总会有人类的专业知识占有优势的领域,不仅维持中产阶级,还可能扩大其规模。
ChatGPT就如何应对其正在促成的局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它说,为了防止工资停滞,需要将AI创造的经济收益都重新投入技能发展和“公平薪酬政策”。“拥有强有力的工人保护措施和社会保障网”的地区可能表现最佳。
根据ChatGPT,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选择如何应用技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