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折戟的跨界布局让王振滔深陷资本困局,奥康国际3年巨亏6.79亿,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奥康国际和康华生物大部份股权已质押,筹划转让康华生物控股权,或是王振滔为缓解资金链压力的“断臂求生”之举。
实际控制人计划转让控制权,昔日500亿市值的知名药企康华生物(300841.SZ),正在迎来命运的重要转折。
7月13日,这家由“温州鞋王”奥康国际(603001.SH)创始人王振滔跨界打造的疫苗企业披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振滔正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股票从14日开始停牌。
康华生物曾是王振滔跨界布局的得意之作。2020年上市后,该公司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随着业绩连年下滑,该公司股价较巅峰时期已经跌去八成,如今市值已不足百亿元。
除了康华生物,王振滔还曾通过奥康国际投资跨境电商平台,但最终却巨亏超过2亿元,2024年计划收购半导体企业又“闪电流产”。
跨界接连折戟,让王振滔深陷困局。最近三年,奥康国际净利润巨亏6.79亿元,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该公司和康华生物大部份股权都已质押,此次筹划转让康华生物控股权,可能是为了缓解资金链压力的“断臂求生”之举。
一旦康华生物易主,王振滔的商业帝国将何去何从?
转让“得意之作”康华生物控制权
康华生物7月13日晚公告称,王振滔正筹划该公司控制权变更,因此事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该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停牌。
康华生物是王振滔跨界的商业成果。根据公开信息,2004年4月,王振滔通过奥康集团,与蔡勇、吕明等为核心的疫苗研发团队,共同成立了康华生物并控股,科研团队则以技术入股。2020年,康华生物在创业板上市。
康华生物上市不久就登上巅峰。在“疫情+狂犬疫苗”双重概念下,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10.4亿元,净利润4.1亿元,股价最高冲至414元,市值超过50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自2022年开始,康华生物营收出现波动,净利润连续3年下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批签发数量,更是大幅下降43.83%,仅为389.76万支。
2025年一季度,康华业绩依旧未能好转,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55.7%;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下降86.14%。股价也从2020年的高点一路下滑,此次停牌前最新收盘价已跌至72.01元/股,总市值缩水至95.74亿元。
就在控制权变更消息公布前,康华生物还遭遇创投股东清仓式减持。该公司7月1日公告,宁波圣道创业投资(下称“宁波圣道”)和淄博泰格盈科创业投资(下称“淄博泰格”)两家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16.58万股、占总股本2.44%的股份。若此次减持完成,两家股东将彻底退出。
“跨界梦”屡受挫
康华生物并不是进行的第一次商业跨界尝试。2015年,在电商崛起的浪潮下,奥康国际以7734万美元(约4.8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纽交所上市跨境电商平台兰亭集势(LITB)25.66%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当时的兰亭集势,在跨境电商领域颇具影响力,奥康国际期望借助兰亭集势的渠道,将奥康等品牌推向全球。然而,兰亭集势后来进行的定增,导致奥康国际股权被稀释,截至2024年底,奥康国际在兰亭集势的持股比例,已经降至11.13%。
此外,兰亭集势股价也一路走低,7月14日已跌至1.38美元,而奥康国际当初的收购价却高达6.3美元,从而让奥康国际的这笔投资长期处于浮亏状态。
因兰亭集势持续亏损及股价下跌,奥康国际已多次计提大额减值,后续仍存在减值压力。披露显示,因在兰亭集势的持股被稀释,2016年,奥康国际确认了投资损失5162万元。此后,又在2019年、2021年、2024年分别计提减值准备约1.03亿元、6661.2万元、1926.27万元。
除了跨界投资亏损,奥康国际近年来的自身业绩也不尽如人意,2022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亏损3.7亿元、0.93亿元,2024年再度巨亏2.16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王振滔再次跨界并购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奥康国际2024年12月23日披露,计划以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股权,试图跨界半导体行业。但仅仅不到半个月,该公司又在今年1月7日,终止收购。
资金压力沉重
接连折戟的跨界,让王振滔面临沉重资金压力。王振滔筹划转让康华生物控股权,被解读为是缓解资金压力之举。
王振滔的资金压力,至少从两方面可以得到印证。
公开披露显示,从2015年开始,王振滔已多次质押持有的奥康国际和康华生物股权。截至目前,这些股份大部分仍处于质押状态。
截至今年7月3日,王振滔、奥康集团累计质押的康华生物股份,已经分别达到持股数量的89.2%、71.91%。另外,王振滔持有的奥康国际股份,截至6月26日已累计质押6000万股,质押比例达99.08%,其一致行动人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也累计质押7711万股,在其所持股份中占比69.36%。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质押比例较高,一旦股价出现大幅波动,质押股权极易触发平仓风险,可能导致相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
除了高比例股权质押,因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问题,王振滔及相关公司,还在2024年被监管处罚。公开披露显示,2021年-2022年,在王振滔组织、安排第三方,将奥康国际资金转移至其控制的关联方账户,构成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占用金额分别为1.67亿元、9500万元。另外,2021年至2023年4月,王振滔利用上市公司影响力,要求经销商将货款直接支付至其控制的关联方账户,导致奥康国际回款滞后,涉及金额分别为5.01亿元、3.64亿元、1.03亿元。因为此时,奥康国际被浙江证监局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并对公司及涉事人员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