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筑基、体育赋能、空港添翼!成都东部新区推动文旅体商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5年07月15日 14:30:18来源:四川新闻网
夏日午后,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微风习习,白鹭舒展翅膀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游客操控桨板,飞速划过航道,在湖面犁开白色浪痕。这项吸引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水上运动,在成都东部新区划出了一道连接世界的涟漪。
二十多天后,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将在成都盛大开幕。其中,动力冲浪板、索道滑水、尾波冲浪、尾波滑水4个分项将在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展开角逐。
“诗与远方”如何释放“乘数效应”?刚刚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给出答案: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进品牌、产业、场景、市场、体制机制融合创新,构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成都东部新区这座位于龙泉山东翼的未来之城,正依托“一山一江三廊多湖”生态格局和天府国际机场枢纽引擎,加快构建临空商贸发达、山水旅游兴盛、户外运动振兴的发展格局,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赛事“上新”助力文旅消费场景出圈
6月29日,2025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完成收官之战。作为成都自主打造的国际体育IP,赛事以“专业竞技+大众参与”模式,吸引96名顶尖车手与全国骑行爱好者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对决。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燃动消费热力。比赛短短两日,直接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拉动赛事相关门票、餐饮等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
在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卫健和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文旅融合发展,是各要素间的重构,如文商旅体融合的核心在于“融”,但融合却不是简单的“拼盘”,而是深层次的场景创新和价值重构。
以此次国际自行车赛期间新区推出的“票根”玩法为例。参赛选手凭“小小票根”可以在辖区超过100家的住宿、景区景点等享受折扣,包括三岔湖、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丹景台等核心文旅点位。这正是用“小票根”巧妙切入,串联起城市的文、旅、体、商等多元要素场景,释放叠加的消费活力。
再如,今年3月在2025年世界运动会巡回赛(成都站)期间举办的“春约东山”赛游季活动,跟着赛事游新区。在“赛”“食”“游”三大板块推出一系列赛事体验活动和消费场景,吸引超10万人次游新区。
体育并非运动员的专属,“文旅+体育”带来的机遇,属于每一个人。特别是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带动下,通过构建丰富多样的运动场景,往往会带来惠民的正向作用。
成都东部新区作为成都世运会水上项目主要承载地,借势赛事筹备,依托三岔湖、龙马湖两大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今年已连续建成开放多个水上运动新场景。“这里既是世运健儿比拼高下的竞技赛场,也是市民游客放肆撒欢,体验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的乐园。”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借力国际航空枢纽把资源变“留量”
坐拥天府国际机场的成都东部新区,是成都开放的前沿。2024年,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490.6万人次,中转旅客达840余万人次,中转率约16%。
做靓特色文旅名片,“航空+”亟须在转化“留量”和场景上挖掘发力。
2024年8月,成都东部新区通过“东新旅游·流量共享”——天府国际机场流量转化市场对接会,联动30余家四川省重点旅行社企业代表及新区景区景点,共建文旅行业合作平台,为游客提供优质、实惠的文旅消费场景,通过推动机场流量向文旅增量转化,为新区“文旅流量池”,引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
“成都东部新区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还拥有成都世博园、丹景台、三岔湖等特色文旅IP,为山水、运动、航旅等文旅场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四川永安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萍说,新区合理的景区规划和景区贴心的优惠福利、完善的配套设施将有助于形成文旅口碑,增强新区文旅知名度及影响力,让旅行社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在机场流量转化的机遇下,相信旅行社能和新区文旅行业不断开创共建共享共赢新局面。”
作为抵蓉“第一站”,新区连续两年于春节前夕,在天府国际机场呈现非遗年俗,为超百万游客打造“落地成都就是年”的浓厚氛围。
针对中转旅客,新区通过补贴中转住宿、中转增值服务产品、客票优惠等方式,对国际中转游客给予最高300元/人、年度最高1500元的补贴,把服务做到了“心坎上”。
在景区、酒店等重点消费场所,新区布局了支持外卡服务点位和外币兑换服务。今年5月,新区首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正式落地天府国际大酒店,旨在通过将退税环节前置为境外旅客打造更便捷、友好的消费环境,推动机场流量转化为本地消费“留”量。
文旅+加出更多化学反应
关于文商旅体融合的成都探索,还有许许多多的新惊喜。
“世园会闭幕后,主会场更名为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探索‘世园+’文旅融合新模式,免费对公众开放。”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卫健和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探索“文旅+影视”,新区整合了100多个优质影视拍摄场景和点位,打造“全域可拍”的影视产业生态。景是天然优势,但将景色和各方要素深度融合,全新业态与价值高地就诞生了。新区将携手影视领军企业共建国际数字影视(短剧)基地与数字影视产业园,搭建位于西部金融创新中心全链条服务平台,并联合60余家行业龙头及近30所高校资源,为影视人才培育与项目孵化提供强力支撑……未来,新区将形成创作、制作、发行、人才孵化的全产业链生态。
这些“文旅+”的融合场景,本质正是新区基于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内生性探索:据统计,成都东部新区旅游人次从2020年162.3万跃升至2024年1532.9万,旅游总收入从4.2亿增至50.6亿。
文商旅体融合,何以融?融在何处?答案藏于突破边界的创想与脚踏实地的践行。敢破善立、以奇制胜,方能在融合浪潮中催生更多化学反应。接下来,成都东部新区将坚决落实省委全会、市委全会精神,放大“世园会”“世运会”等一系列赛会IP,凝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全面提升资源整合、内容生产、综合开发等能力,推动文商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成都东部新区供图文)
编辑: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