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叶城:暖心警事“串”起夏日平安画卷
创始人
2025-07-15 12:41:08
0

一幕幕暖心画面,一声声真诚的感谢,传递着警民一心的情谊,群众事无小事,叶城公安民警辅警,在高温下坚守,从一件平凡的小事做起,以最快捷的方式,最暖心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近日,叶城县公安局东城区派出所接到居民阿某的紧急求助,其价值4万元的黄金手表不慎遗失。这块手表不仅价格不菲,更承载着特殊纪念意义,阿某心急如焚,恳请民警协助找回。

接警后,派出所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民警第一时间与阿某深入沟通,精准掌握手表遗失的时间、地点及行走路线等关键信息。随后,办案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对周边商户、过往路人展开走访排查,同步调取沿途多个监控设备的录像资料。经过细致筛查,监控画面中一名疑似捡拾手表的人员进入警方视线。

为尽快寻回失物,民警经过大量工作,快速锁定该捡拾者的身份信息及活动轨迹。在确认其具体位置后,民警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最终,在民警的见证下,捡拾者将手表完好无损地交还给阿某。

“这块手表对我意义非凡,本已不抱找回希望,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寻回,真是太感谢了!你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察!”7月12日,阿某带着锦旗来到东城区派出所,紧紧握住民警的手再三道谢。这面锦旗,既是对民警高效办案的肯定,更彰显了警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7月10日下午14时许,叶城县公安局巴仁乡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电话那头传来失主急促的声音:“警察同志,我的电动车被偷了!就停在自家门口,刚买没多久啊!” 接警民警当即回应:“您别急,我们马上到!”随后迅速携带装备赶往现场。

赶到阿某家门前时,只见他正站在空荡荡的停车位置旁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搓着裤缝。“早上还在这儿充电,出去买个菜的功夫就没了!” 阿某指着地面上的充电线头,语气里满是焦急。民警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拿出笔记本记录:“您慢慢说,电动车是什么牌子?什么颜色?有没有特别的标记?”

顺着阿某提供的线索,民警立即调取了周边路段的监控。在村口小卖部的监控画面里,一名戴鸭舌帽的男子引起了注意,嫌疑人是在电动车旁徘徊了两分钟,见四下无人,迅速拔掉充电线,骑上车子就往村外小路拐去。“就是他!” 阿某盯着屏幕突然喊道。

民警当即兵分两路:一路沿着监控里的逃跑路线追踪,一路走访附近村民辨认嫌疑人身份。“这人看着像邻村的马某,前两天还在村里转悠过。” 一位村民的话让侦查有了突破。当日18时许,民警赶到马某家门口时,正见他蹲在院子里仔细擦拭着那辆电动车。“这是我…… 我从朋友那借的车。” 马某眼神躲闪、支支吾吾的模样,愈发印证了民警的判断。

“太感谢你们了!从报警到找回来还不到半天时间!” 领回电动车时,阿某紧紧攥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此次案件的快速侦破,不仅为群众及时挽回了损失,更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警察为民办实事的效率与担当。

7月11日,一面写有“一心为民 热情服务”的锦旗,被送到叶城县公安局情指中心。送旗者是来自泽普县的牧民,该牧民紧握住民警的手,满是感激地说道:“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那些牲畜真不知道该去哪儿放养,太感谢你们了!”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一段跨越两县的暖心帮扶故事。

时间倒回到5月13日,叶城县公安局110情报指挥中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该牧民带着明显的焦急,声音急切:“警察同志,我打算把自家牲畜赶到叶城的草原放养,可跟当地牧民沟通不畅,还起了矛盾,这可如何是好?” 接警员一边轻声细语安抚牧民情绪,一边详细记录关键信息,承诺马上处理。挂断电话后,情指中心迅速与辖区派出所取得联系,指令民警第一时间奔赴涉事草原。

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该牧民与当地牧民正围绕栅栏争得面红耳赤,情绪都十分激动。民警赶忙上前,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先别吵,都冷静冷静,有话好好说!” 待双方情绪稍有缓和,民警开始耐心调解。民警转向当地牧民,语气温和又诚恳道:“这位老乡,他也是为了自家牲畜有足够草料,才想着来咱们这儿放养,大家都是靠草原生活,相互体谅一下,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同时,民警也向该牧民表明,一切都要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在不涉及草原所有权、使用权争议,且经双方自愿协商的前提下,是可以临时调剂使用草原的。在近一个小时苦口婆心的沟通协调中,民警详细阐释相关法律规定,权衡双方利益。最终,当地牧民同意让出部分草原供泽普县牧民的牲畜放养。

在民警的见证下,双方达成协议:该牧民支付3000元作为放养报酬,从而获得相应时间段、区域内的草原放牧权限。看到问题圆满解决,该牧民满脸激动,拉着民警的手说道:“本来以为这事儿棘手得很,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协调好了,你们警察办事,真是太靠谱了!”

时隔两个月,这位牧民特意制作锦旗送到叶城县公安局情指中心,用最质朴的方式传递内心的感激。此次事件中,民警协调双方达成的临时放牧协议,整个处理过程依法依规,既化解了矛盾纠纷,又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而这面锦旗,也成为叶城公安“跨县协作、为民解难”的生动见证。

7月13日,叶城县公安局白杨镇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远远望见路边停着一辆摇摇晃晃的三轮车。车斗里堆满了农作物,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蹲在车旁,急得直搓手。

“大爷,您这是咋了?” 民警停下车上前询问。老人抬头看见警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警察同志,车胎爆了,这满车的庄稼还等着拉去镇上卖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可愁死我了!”

民警俯身查看,发现三轮车后胎瘪得彻底,车胎上还扎着一根锈铁钉。“您别慌,我们车上有工具箱,试试能不能补。”说着,民警分工合作,一人从巡逻车后备厢取出千斤顶、补胎胶和打气筒,一人帮老人稳住晃动的车斗,防止农作物掉落。

蹲在滚烫的路面上,民警先卸下轮胎,用抹布仔细擦净胎面的泥土,找到漏气点后,麻利地用锉刀打磨、涂胶、贴补丁,动作娴熟得如同专业修理工。老人在一旁看着,不住念叨:“真是遇上好人了,我这把老骨头,换个胎得费半天劲。”

二十分钟后,补好的轮胎重新装上车,民警又用打气筒将轮胎充足气,试了试刹车:“大爷,您放心骑,没问题了。”

老人握着民警沾满油污的手,眼眶有些发红:“这一车庄稼能卖不少钱,要是搁在这儿,我真不知道咋办。你们巡逻还想着帮我修车,真是比亲人还亲!”这暖心的一幕,就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吹散了老人的焦虑,也让警民情谊在田间地头悄然升温。

作者:程超

编辑:赵佳欣

责编:李娟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能源集团一领导干部被查 (来源:能源知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11日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安...
新疆第2个高原机场,正式通航! 7月15日10时25分随着华夏航空执飞的G54215重庆—巴里坤航班平稳降落在巴里坤大河机场巴里坤大...
市场或进入“歇脚期”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微博廖宗魁/文上半年市场虽然跌宕起伏,但整体积极向上,上证指数上涨2.76%。近...
“全国经济最强镇”党委书记,提... 江苏苏州市“吴江人大”消息,7月15日,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孙道寻为...
思摩尔国际预计2025年中期收... 7月15日,思摩尔国际(06969)发布公告,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