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脉承古韵 赋能文旅谱新篇
创始人
2025-07-15 11:00:46
0

(转自:运城日报)

千年盐脉承古韵 赋能文旅谱新篇

——我市山水城融合发展的文化实践

  盛夏的盐湖波光潋滟,中条山苍翠如屏。在运城这片山水交融的土地上,千年盐运记忆正悄然重塑城市肌理:清代盐务衙门“河东盐池掣置署”的百年月洞门重现光彩;在河东成语典故园,生动传神的雕塑刻画出盐运之城的千年历史;盐湖北坡的“盐梦长廊”将工业遗址变为文化地标……一幅生态与人文共生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文物重生:从断壁残垣到文化地标

  走进修缮一新的河东盐池掣置署,青砖黛瓦间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座清代潞盐交易监察机构,曾因岁月侵蚀沦为“半面残墙支撑的危房”,杂草丛生、垃圾遍地。2024年,我市启动抢救性修缮,铺设地砖、安窗装门,最大程度保留文物建筑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信息。其院落坐北朝南,东西宽8米,南北长25米,上世纪50年代后逐渐被周边建筑物所吞噬。此次修缮将原址100余平方米的场地纳入保护范围,重点修缮了月洞门、厢房屋面、椽望、木构架及柱额、墙体、台基地面等核心部分。

  游客在池神庙参观游览

  “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盐湖有着4600年食盐开采史,池盐文物文化遗迹种类繁多,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市围绕盐湖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传承,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利用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文物合理利用新途径,让盐湖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充分彰显,让镌刻在河东大地的千年文脉绽放时代华彩。

  河东道台衙门

  文物保护不仅在于修复实物,更在于激活其文物价值。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盐湖区已收到新发现文物线索70余处,符合文物标准、实地进行确认并实施调查的有66处。池神庙、中禁门等9处盐湖文化遗产已被纳入重点普查线索,河东道台衙门、耿家祠堂等7处文保单位已完成保护修缮。修缮后文物多赋予新功能:如中山中学旧址成为集红色教育、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耿家祠堂转型民俗展馆……通过发现线索、保护修缮、活化利用,形成全链条保护机制,我市有效提升了盐文化体系的完整性。

  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中禁门游人如织

IP活化:千年文化解码当代叙事

  如何让盐湖文明真正“活”在当下?运城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以沉浸体验重构价值,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

  实景剧《宋韵·南风歌》

  在池神庙上演的实景剧《宋韵·南风歌》,以宋代文化为蓝本,巧妙地将范祥、王安石、司马光、包拯等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汇聚于同一时空。通过现代观众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互动,生动演绎了盐政的千年变迁。

  游客在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沉浸式体验

  池盐博物馆则运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全方位再现盐池的形成历程、历史变迁及生产方式,生动展示盐文化的深厚底蕴。游客在此不仅能感受到非遗魅力,还可在盐雕DIY体验区亲手制作专属盐雕作品。

  此外,我市还致力于盐文化的基因解码与创新转化。成立盐文化研究会,编撰《千年盐湖系列丛书》,完成唐代至今578位盐官、38个盐商家族和池盐“产运销”历史的数字化建档;组建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开展盐湖“黑泥”“卤虫”专题研究,成功发现并命名新属级物种“盐池运城杆菌”,并基于研究成果推出“黑泥密语”品牌化妆品四大系列16个单品。

  小学生在池盐博物馆体验盐雕DIY

  文化IP的成功转化有效激发了产业动能。以七彩盐湖为主题的冰箱贴,浓缩了盐湖的绚烂色彩和独特地貌,成为游客爱不释手的纪念品;晶莹剔透的盐雕工艺品,凭借精湛技艺将盐粒幻化成生动形象;依托盐湖黑泥研发的化妆品系列,无不彰显着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巨大潜力。

创新业态:盐脉滋养产业生态圈

  我市依托深厚的文旅资源,着力推进多业态的深度融合,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文旅领域新业态与新体验。

  游客在运城盐湖景区体验盐水漂浮

  康养旅游方面,运城盐湖景区利用独特资源,开发出以“盐”为主题的室内康养体验项目“盐湖五绝”,包括医用温泉、盐水漂浮、盐雾清肺、矿盐理疗和黑泥养生,持续擦亮山西省文旅康养集聚区金字招牌。研学旅游则深挖盐文化、关公忠义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去年,盐湖区策划了七大研学板块41节研学课程,中条旅游廊道研学项目接待游客1.6万余人次。在街市文旅领域,通过促进岚山根·运城印象、忠义街等特色街市的业态融合,培育文商旅消费热点,打造了柏口窑休闲文化街区——去年国庆期间,该街区打卡人数超3万人次,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万次。活动引流同样成效显著,成功举办的环盐湖马拉松赛事、“草坪音乐节”、《宋风·夜宴》实景演艺等活动,有效聚集人气,推动我市从小众城市向网红目的地转变。

  游客在运城盐湖景区体验黑泥浴

  文旅产业已成为盐湖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值,2024年盐湖区文旅交出亮眼成绩单:各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741.6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旅游收入13760.71万元,同比增长24.4%。

  空间重构,打造山水间的文旅新地标。我市聚焦盐梦长廊项目,以“一廊带全域”的系统思维进行高标准建设。在盐湖北部,以盐梦长廊为核心,打造河东记忆、晋南农庄、城市阳台、创意空间四大主题区域。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文化、旅游、休闲的深度协同,有力带动区域文旅业态繁荣。

  文脉长流,山水长青。唯有将文化基因植入山水肌理,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民生,一座城市方能真正实现“因文而兴、因人而盛”。流淌了4600年的盐脉,正以更鲜活的方式滋养着山水城融合的无限可能。

策划 雷哲侠 

文字:记者 高琳

摄影:闫鑫 陈方斌 常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承德露露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 7月15日,承德露露跌2.01%,截至发稿,报8.76元/股,成交2.76亿元,换手率3.03%,总...
志邦家居股价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 7月15日,志邦家居跌0.68%,截至发稿,报10.19元/股,成交1.22亿元,换手率2.75%,...
博瑞传播跌1.85%,成交额2... 7月15日,博瑞传播跌1.85%,成交额2.84亿元,换手率4.88%,总市值57.95亿元。异动分...
隆利科技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 7月15日,隆利科技跌0.84%,截至发稿,报20.15元/股,成交1.11亿元,换手率3.49%,...
数据ETF(516000)涨2... 7月15日,华夏中证大数据产业ETF(516000)收盘涨2.58%,成交额2285.60万元。数据...